作为运营人沟通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与其他部门,客户,业务人员进行沟通,进而说服他们接受你的某个立场、观点的场景。
但,即便是一件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事情,能做好的人,也着实不多。
昨天一位员工来找我汇报沟通工作,我就问她一个问题,我说你觉得我会去看这么长篇的报告么?她不会,我的下一个问题是,那你应该如何表达沟通让领导尽快了解到全貌?或者引起他对某个问题的关注?
我与同事一起讨论了一下三点:共性问题,占比大的问题,解决难点问题。每个问题带上例子,你的领导不看都很清晰。
比如:80%分公司都有XX问题,占比最大风控问题是XXX,有些问题是难点问题,多次出现整改不好,监管关注XXX。
-------------------
人都喜欢表达,所以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在沟通场景中不断去强调自己的观点。但殊不知,很多时候,假如对方对你的观点完全没有任何认知的话,“表达观点”可能是效率最低的方式。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有一个你不太熟悉的人某天跑过来给你推荐一部刚刚上映的电影。
他说:这部电影特别好,超级好,我推荐你一定要去看看。
试问,此时你会怎么回答他?
我猜,你会说:哦。
但,假如他是这样跟你说的呢——
我昨天刚刚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播放的全过程中,我先后4次被感动落泪——这是我5年来第一次被一部电影感动得落泪。另外,在电影播放结束时,我们那个全场爆满的影厅里,有超过一半的人都完全自发的起立为这部电影鼓掌。
感受一下,在后一种表述面前,你对这部电影的兴趣是不是会显著提升?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某个朋友,某天来找你聊天,他说:前天我去参加了一个会议,那个会议上好多好多人啊,分别有XX公司、XX公司、XX公司等的老大。
然后,有一个著名基金的合伙人,在会议上做了一个演讲,这个演讲他结合自己对于教育行业十几年的观察,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教育行业发展讲起,具体讲了学而思、新东方等著名公司的成长路径,还有2010年以来这一波在线教育的一些新趋势,然后他还解读了很多学习形式发展的变化等等……
怎么样?这么多有点儿没头没脑的一大段话,是不是让你听着有点儿昏昏欲睡不厌其烦?
那,假如他换一种说法呢——
前天我参加了一个会议,有一个著名基金的合伙人聊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颠覆性观点,叫做:教育将死,学习永生。
这一次,是不是感觉瞬间你的倾听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且特别想听听这个人接下来往下都讲了些什么了?
其实,上面两个例子,沿用了我们沟通方面再普世不过的两个原则——
假如你是需要短时间内获得对方的注意力,那你可能需要先抛出一个可以让对方大吃一惊瞠目结舌或十分好奇的观点和结论,瞬间击中对方,然后再去逐一论证你的观点是否可以成立。
而,假如你面临着的问题是要说服对方接受一个你的观点,那么你可能更需要先从大量事实和一些细节的刻画出发,通过事实和细节引发出对方的感知、共鸣和认同,再逐步引申出你的结论。
知名文案营销人李叫兽曾经写过一篇“X型文案和Y型文案的区别”,我在这简单分享点观点,下次我们专题分享一下。
X型文案,文字华丽,把本来平时无华的表达写得更加有修辞、对称和高级词汇。更像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和诗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想创意、查词典和构思修辞,以想办法用华丽的表达来描述产品。
Y型文案往往并不华丽,有时甚至只不过是简单地描绘出用户心中的情景,它们往往充满画面感、语言简单、直指利益。
同样是表达“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X型文案会说“乐享生活,畅意人生”,而Y型文案则可能说: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摘自某互联网段子)
所以现在讲究说人话,说重点,说白话,简单直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