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片段中,孔子放下长者的身段,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循循善诱地向学生问志。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轻松对话氛围中,就自己的志向畅所欲言。
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抱负却鲁莽轻率的子路,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的冉有,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公西华,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的曾皙。
尤其是曾皙“春服既成,童子六七人,冠者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与孔子毕生的追求——建立人人安康的大同社会不谋而合,博得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东鲁春风,吾与点”是极高的教学境界,但细细思量,那也应该是极平常的教学常态,无论是做为学习者还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我常常憧憬那样的课堂。这无形中已经成为了我教育理想信念的“灯塔”,虽不能至,但始终心向往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博学,人皆共识,这也是孔子给予自己的定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的的确确是信而好古,不但对古代知识的了解尤为丰富,熟悉古代的规章典范,对《诗》、《书》、《易》、礼、乐也是无一不精。扎实的学识无疑是孔子“东鲁春风,吾与点”教学境界牢不可破的基石。
在我六年的教学生涯中,每每念及于此,未尝不羞愧难当,从雷夫.艾斯奎斯的《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到吴非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路遥的《人生》、莫言的《蛙》等等,再到目前《叶嘉莹的诗词课》,从未敢停止“读万卷,行万里路”的脚步。
去年当我走进那个承包了“最热闹”语文课堂的教室,上课维持纪律成了首要任务,班级一部分学生目中无老师,小团体的“喋喋不休”从不会因为“正面管教”而休止,强势的恐吓反而会起到效果,而“睡神”们则在自己的世界里功力越来越深。同学们关注杂事儿的专注力要比关注文章的思想观点强上多倍,一个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在班级掀起“巨浪”,我时常作为观众哭笑不得地看完一场又一场无聊的闹剧。
然而这样一群“潇洒”不羁的少年思维相当活跃,涉猎面广,他们爱看狗血的青春偶像剧,爱读残忍恐怖的《心理罪》、《十宗罪》,爱谈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当然也有人钟情于《红楼梦》、《狼图腾》、纳兰词、林清玄的散文、东野圭吾的小说。
语文是最有灵性的学科,总能打通思想的“任督二脉”,我深以为然。每隔一周设置两节阅读课或许是能走进他们精神世界的最好方式了。
然而他们怎会安静下来读书?在一次又一次的“请在阅读的时候保持安静或小声阅读,谢谢!”的请求下,在一次又一次内容的探讨中,他们慢慢感受到尊重与期待。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个又一个学生在“鼓励”的邀请下,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白同学从《狼图腾》中重新审视“儒家精神”,陈同学从《刘姥姥进大观园》里读出刘姥姥的机智圆滑和高情商,陈同学动情讲述《斗罗大陆》主人公唐三的“侠义”,张同学分享初中时作为学生代表接受曹文轩先生送书的经历。
在期末平时测评的“分享书籍”部分,丁同学讲述的《解忧杂货店》让我重温东野圭吾精妙的小说结构,其中第二章——《深夜的口琴声》,一个关于追求音乐梦想的故事,讲到我眼含泪花;刘同学谈《第二次也很美》中的80后单亲爸爸许朗对女儿无私的爱,坦言自己单亲家庭的状况;孟同学向我推荐《法医秦明》。
在一段又一段的分享中,我看到了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的光”,从一个又一个“我认为”、“我觉得”中,我嗅到了“思想的味道”,书籍一步又一步帮我打开他们精神世界的窗口。一粒又一粒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静悄悄地发芽,静悄悄地倔强成长!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每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对于生命。
最近,广州名班主任张玉石老师发表了一篇《老师,你活的漂亮,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其实张老师通篇都是在讲老师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多读书,拥有扎实的学识和美好的道德情操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才能成为学生前行的榜样。学生在老师的影响和引导下,才能拥有独立思考的源头活水,才能拥有成就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底气。
仁者爱人
拥有扎实学识和精神追求的师者,往往也是不折不扣的仁者,即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在吴非老师《不跪着教书》的开篇中提到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很多人前去观看。这天清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散步,他看到幼儿园一个四岁的女孩儿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里,从容地往外走。
他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小姑娘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有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就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儿,在花房里又摘了两朵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花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花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么好的孩子。”
吴非老师说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动着他,为了爱的教育,为了学生们能像人一样站立在这个世界上,他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我也常常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吴老师曾用故事的前半段出了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看他们会想像出什么样的故事?
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几百个高中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儿不能损害公物,写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品德修养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儿做出的惩罚。他从心底厌恶那些不遗余力从道德高度教训4岁小女孩儿的种种设计。
传统的道德说教对应试教育的学生影响之深超出我们的预想,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的状况值得身为师者的我们去反思。
而我的学生是中职生,外行人所谓的应试教育的“漏网之鱼”,他们面对小姑娘摘花的状况会如何处理呢?我很好奇。
于是我也仿吴老师截取故事前半段拿到课堂上,根据故事的情景,选择在幼儿教育专业的班级进行讨论。
“同学们,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很多人前去观看。这天清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散步,他看到幼儿园一个四岁的女孩儿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里,从容地往外走……如果你是苏霍姆林斯基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这个题目分别在三个幼儿教育班先后进行了讨论,从学生的讨论中,我仿佛看到了一朵朵玫瑰在一群十六七岁的未来教师的心中含苞待放。
“老师,我会先问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下这朵花?”这样的处理方式在三个班层出不穷,我不得不把情节继续推进一步。
“是啊,同学们她为何摘下这朵花呀?苏霍姆林斯基斯基也很想知道,于是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小姑娘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有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就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老师,如果我是这个苏老师,我会和小女孩儿一起去看望病重的奶奶。”
“老师,我会再买一束花让小女孩儿拿回去。”
“反正花已经摘下来了,也长不回去了,干脆就送给小姑娘算了。”
“这朵花让小女孩儿送给奶奶,我再送给她一包玫瑰花的种子,让她种在家里。”
在这群应试教育“失败者” 的讲述中,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诞生了!听着一年之后将要成为教师的她们,我的内心激动着,感动着。我相信这群具备美好人性的孩子们,这群怀有“仁爱”之心的未来师者,也将沿着吴老师的步伐更多地讲述并演绎出“玫瑰永不凋谢”的美好。
教育,就像长途跋涉,憧憬着“东鲁春风,吾与点”的美妙,行囊里背着日积月累的“精神食粮”,以身垂范,带着一群儿童、少年,或是稚气未脱的青年,往前走,直到他们有勇气踏上一段陌生的路,甚至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