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月牙儿》: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

一轮月牙儿,带着点寒气,以微弱的光亮照着世间。

幽幽月华清亮明丽,但只要有一片云飘来,便能笼罩住它的光辉,让世界坠入无边的黑暗中。

这便是老舍的短篇小说《月牙儿》,它以月光般的清冷和悲凉,直抵内心深处。

老舍无愧于“人民艺术家”,他能用最诗意的语言,讲述最悲惨的故事。

他笔下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剧命运,让人读来,凄冷中带着苦涩,悲凉中带着绝望。

《月牙儿》被人称作:老舍从笔尖上滴出的血和泪,爱与恨的结晶。

生命是一场轮回,母女二人,一个为养活女儿沦为暗娼,一个为活下去重蹈母亲覆辙。

万恶的旧社会真正是吃人不吐骨头,既吞噬了母亲,也没有放过女儿。


01  在贫穷和饥饿面前,道德和尊严往往一文不值

7岁时,父亲病逝,月牙儿与母亲相依为命。

生活本已贫困交加,失去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更是雪上加霜,把母女二人逼上了绝境。

春天里,刚脱下来的棉衣就入了当铺。

家里早已一贫如洗,当无可当之物。

“我们的锅有时干净得像个体面的寡妇。”

为了养活女儿,母亲靠给人家洗衣服为生,每次洗完都被臭袜子熏得吃不下饭,白净的手上起了鱼鳞一样的老皮。

即使母亲终日劳作,也是杯水车薪。生活依然朝不保夕,常常陷入衣不蔽身、食不饱腹的困境中。

在那个年代,自食其力根本填不饱肚子。

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改嫁,将生存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

继父待母女俩很好,还供月牙儿上学。

本以为日子从此就可以幸福地过下去时,继父却突然不辞而别,了无音讯。

被抛弃的母亲再次扛起生活的重担。

但母亲没有再去洗衣服和臭袜子,而是打扮一新,戴着花,面带微笑立在家门口。

从旁人的耻笑和讥讽中,月牙儿渐渐明白母亲的赚钱之道。

以这种最为人所不耻的方式,获取活着的一线生机,让月牙儿非常羞愧和愤怒。

她对母亲又爱又恨。

可若不是被逼无奈,谁不想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

被生活扼住了喉咙,无力挣扎,无力反抗,只能选择默默承受。

“我们娘儿俩就像两个没人管的狗,为我们的嘴我们得受着一切的苦处,好像我们身上没有别的,只有一张嘴。为这张嘴,我们得把其余一切的东西都卖了。”

为了填饱肚子,母亲只能选择依靠男人。可是当倚仗的男人也靠不住时,母亲就只能出卖自己的身体,去换取金钱。

钱是人的胆,只有握在自己手里,才是切实可靠的。

当饥饿成为日常,当生存成为唯一选择,尊严往往成了奢侈品。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在贫困笼罩着的地方,就谈不上贞操和罪行,也谈不上道德和智慧了。

相比礼义廉耻来说,更重要的是活着。

任何的道德和体面在活着面前,都一文不值。

02  生活不相信眼泪,挫折与磨难更不会怜香惜玉

随着月牙儿逐渐长大,母亲的精力也日渐衰退,她用身体挣来的钱已不足以填饱两张嘴。

此时,摆在月牙儿面前只有两条路:

要么接替母亲卖身养家,要么各奔东西自谋生路。

月牙儿选择了后者。

母亲再嫁,跟着馒头掌柜走了。

失去母亲庇护的月牙儿,以母亲的堕落为戒,坚信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存下去。

庆幸的是,好心的胖校长为月牙儿提供了安身之所。

她为校长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情,同时也依靠手工编织为自己挣得一点工钱。

就在月牙儿感觉生活有了一点希望时,现实又给了她一记重锤。

胖校长被调迁,失去容身之所的月牙儿再次陷入困境。

她去找工作,然而“抱着希望出去,带着尘土与眼泪回来。”

残酷而冷血的社会,毫不怜惜她,根本不给她一口饭吃。

走投无路时,她再次去寻求胖校长帮助。

在校长家,她遇见了校长的侄子。

这个体面热心的男人帮她租了房,供她吃喝。

从此,她落入了这个男人编织的温柔陷阱里。

直到男人的妻子找上门,月牙儿才从一场春梦中醒来。

原来这世上,根本没有无缘无故的雪中送炭。所有给你的,其实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只等你天真的去上钩。

所谓爱情,只不过是男人占有她身体的借口而已。

再次无依无靠的月牙儿,依然选择勇敢地站起来,希望能够依靠自己养活自己。

然而,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当她满怀期待地去小饭馆做女招待,却因不愿出卖色相而被辞退。

一次次打击,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涌上眼角的泪也只能努力忍着。

为了活着,月牙儿拼尽了全力。

她不过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干干净净的钱,可终究敌不过残酷的现实。

即便如此,月牙儿也始终不愿意步母亲后尘,走母亲所走的路。

“我不肯哭,可是泪自己往下流。”

生活的艰辛无处不在,但生活不相信眼泪,即使你把眼泪流成珍珠,灰暗的生活也不会因此而闪光。

在苦难面前,世界是不会在乎你的自尊的,挫折与磨难也不会怜香惜玉。

跌倒了,重新爬起来;流血了,微笑着擦拭掉。

你若不勇敢,没人会替你坚强。


03  堕落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清醒的堕落

找工作四处碰壁的月牙儿,再次遇见了之前男人的妻子。

得知男人又有了新欢,而女人却依然固守着从一而终的爱情梦。

这世道真是个笑话,它总教女人要守贞,却从不教男人要守德。

月牙儿坚守的道德信念瞬间瓦解殆尽,她彻底看清现实:依附于一个男人,终究还是摆脱不了随波逐流的命运。

她突然理解了母亲的艰辛无奈,同时也明白,无论是通过结婚把自己交付给一个男人,还是沦为暗娼卖给多个男人,其结局都是一样的。

“世界就是狼吞虎咽的世界,谁坏谁就有便宜。”

跟饥饿比起来,脸面算什么,清高不能当饭吃,仁义道德也只不过是有钱人讲给别人听的。

正如莫言所说:面对生命和生存,道德是没有力量的,道德是人吃饱了以后,才去想的一些问题。

有钱才能活着,而活着才有一切。

月牙儿开始游走于各色男人之间,麻木而绝望。

不幸的是,她染上了花病。

就在她痛不欲生时,再次遭到抛弃的母亲找到了她。

母女重逢,可母亲并没有给她任何安慰,她的眼里只有对钱的欲望。

月牙儿内心酸苦,但她也明白,哪有不心疼孩子的母亲,只是钱是无情的。

除了这件事,再也没有第二件事能够养活她们娘俩。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月牙儿在整顿中被抓进了感化院,可是她却拒绝改造。

因为所谓感化,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买卖,让人一辈子都无法逃脱这种不断出卖自己的命运。

月牙儿最终进了监狱,失去了人身自由。

但在月牙儿眼里,狱里却是个好地方,因为“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许多。”

这是一场清醒的堕落。

月牙儿也曾挣扎过,也曾无数次躲避过,但避无可避,最终还是活成了母亲的样子。

因为没得选,因为肚子饿,因为要活下去。

人生最绝望的事情,恐怕就是明知前面是万劫不复,却还要主动走进坟墓,亲手将自己埋葬。

04  写在最后

什么是悲剧?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花一样的年纪,本应该有花一样的生活。

然而,一个绝望的时代,断送了一个善良少女的美好。

为了生存,有些人出卖力气,有些人出卖身体。

贫穷不是罪过,但,穷可以摧毁一个人的骨气,磨灭一个人的人性。

老舍在书中写到:钱比人更厉害一些,人若是兽,钱就是兽的胆子。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谁不是挣扎地活着?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颠沛流离,谁又会被迫长大。

我们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为了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换柴米油盐,能换遮风挡雨,能解世间万般惆怅。

生存不易,愿我们都能好好活着。

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