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小学数学课引发出对“补差”的思考
“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直接关乎一个班集体成绩的优异与否。培优与补差相比,老师可能更关注培优。而对于补差,由于待优生基础较差或接受能力较弱,老师常常抱有“恨铁不成钢”的焦急,久之,则耐心不足。因而,在补差上经常面临困惑。
而贲友林老师执教的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鸡兔同笼》,给我以拨云见雾,醍醐灌顶之感。让我发现:慢下来,是如此精彩。
智慧的等待与引领
做贲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哪有什么差生?只是我们缺少了贲老师这样的等待与引领。贲老师的课堂是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贲老师一开始上课就问孩子们,哪些小朋友对自己信心不足的?感觉自己做题时没有太大把握的?报出学号就可以了。然后开始从这几个小朋友中随机选出一位,让其展示。
第一位小女孩采用的是图表法,她一开始很胆怯,贲老师慢慢引导,将孩子带到黑板前,让她自己把过程写下来,并且一边板书,一边讲解,同时细心地提醒孩子让她微侧,要面向同学。小女孩声音逐渐大起来了,神态逐渐自信了。
第二位同学运用的画图法来解这道题的。特别要提一个细节:孩子在画图时,先画了一只小鸡,贲老师在其画完后微笑着问她,一会儿还要画兔子吗?下面一行要画几只鸡几只兔?数学中的图画和美术中的图画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简单一点,那么怎么画呢?简单的提醒,孩子很快就领悟了。于是,画图法解题在贲老师一步步引领下,亦清晰地被孩子记住了。
精彩的释放与领悟
贲老师的课堂是睿智的,他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当孩子们在答题时遇到困难或者回答错了,他不忙着纠正,更不会代替他们解决,而是不慌不忙的鼓励引导,让孩子们得到充分的思考和展示。
尤其要提到的是三年级的一位小女孩,那是贲老师特意从上节课堂上请过来的。孩子觉得自己做不了四年级的数学题,于是在一开始老师提到“没把握”时就站起来了。贲老师特别关注了她,在她认为做错的题目中,贲老师也通过展台展示了小女孩的答题过程。看得出,孩子思考过了,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从孩子的作业纸表现出来的是孩子已经放弃了,她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完成这道题的。此刻,贲老师说:“鸡兔同笼这个数学问题,我在更低年级也上过,相信孩子你是可以做出来的。其实你不是做错了,你只是没做完。你看,这是你假设的第一种情形,通过验证这是不成立的。你还可以假设另一种情形吗?“小姑娘的眼睛亮了起来,马上响亮地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孩子脸上洋溢着快乐惊喜与自信。
“你不是做错了,只是没做完。“简单平常的一句话里包含着教育的智慧和爱。
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们争着发言:与意见不统一的同学展开辩论,与观点一致的同学互相补充。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孩子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孩子的差异都会得到尊重。
听那些自认为成绩不行,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到讲台上讲解时,他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我真的很多感慨:在贲老师的课堂里,“笨”孩子也会变聪明啊!
贲老师说:教师的等待会赢得学生更多的精彩,放手让学生去学的话,带给你的总是你想不到的。
这样的课堂让我震撼,引我反思,更让我回味。真的,慢下来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