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彪子走上讲台。他穿的深兰色运动装,使之显得更加健硕。
他的笑容自带春风:“第一个节目———口琴独奏,曲目名叫‘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请我们的大才子——苏展!”
苏展走到场子中间。他穿着一件草绿色的上衣,深蓝的裤子,白色的球鞋。这是那时代同学们的服装标配。他衣着虽然朴素,但却落落大方。
他缓缓把口琴送到嘴边。演奏中,琴声舒缓、悠扬,似乎诉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教室里很静,同学们沉浸在曲中。
苏展演奏结束。彪子说:“刚才苏展的悠扬琴声,给人以美好的遐想。下一个节目是我的歌曲,名字叫‘骏马奔驰保边疆’,大家给点掌声好不好!”
大家笑,掌声四起。
彪子虎步走下讲台,和着伴奏带的乐曲微微抖动着身躯,胖乎乎的大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
“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刚枪紧握战刀亮闪闪,祖国的山山水水连着我的心,绝不容豺狼来侵犯..........”
彪子的歌声高亢、奔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让人似乎看到一位彪悍的蒙古战士骑着战马、背着钢枪驰骋在无垠的草原上。
第三节目是凌云的武术表演,当上个节目快结来的时候,凌云开始悄悄在准备了。他脱去外套,露出运动装,系紧鞋带。那是一套质量很好的尼龙装,上衣是黄色的,下身是咖啡色的。去年暑假时,凌云陪母亲去看舅舅,舅舅得知他爱好打篮球,就送给这套运动装。
该是凌云表演了。他今天兴奋异常,只见他飞身越过面前的课桌来到表演场,有人喊好,有人说“牛逼!”
彪子笑着对凌云说:“我知道北有少林,南有武当,你今天打的名叫迷踪拳,有啥来头,能不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不等凌云回答,团支书萧升微笑说:“该不是霍元甲的迷踪拳吧!”
凌云调呪道:“俺这是王家迷踪拳,是在少林八步连环掌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拳法自创的。”
彪子嘿嘿一笑,眼睛乐成了一条线,抑扬着腔调:“好!晾开场子,展示你的独门绝技吧!掌声想起来!”
在热烈的气氛中,凌云抱拳致礼。
凌云并步抱拳起势,心里默念实战要领,一个双龙出水,双拳击向对方前胸,接着一个震脚弓步连环三击掌,在用双手架开对方来拳后,迅速近身还击,左右手以迅猛之势连续击打对方胸腹部...........
凌云手随身动,步随身换,逢转必沉,招招分明,迅疾刚猛,演出了少林拳法的精要。忽然,凌云飞身踹击,当身体刚落地时接着一个鲤鱼打挺迅速站起。这一连串动作精彩刺激,激起了同学们一阵叫好和掌声。
凌云打完拳后,正要回到座位。彪子赶紧拉住他笑说:“同桌,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呀!你往哪里走,下一个节目还是你的。”
凌云说:“是,我第二个节目是说一个笑话。不过,我想了想觉得笑点不够,怕大家不笑。班长,还是取消了吧!”
彪子呵呵一笑,大声说:“大家同意吗?”
“不同意!”同学们一阵哄笑。
凌云也笑,“恭敬不如从命,我继续献丑了。这个笑话是我老家流传的一个瞎话。从前,我们那个地方有个光棍,姓齐。他喜欢独来独往,就是夏天夜晚出去纳凉,也是独自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与别人离的远远的,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怪人。更怪的是他每次纳凉的时候,总拿着一个麻包,当夜深时,就钻进去以避风寒,人们便给他起个外号——麻包齐。在以前,我们那个地方常有野兽出没,有一种野兽叫山棍子,长得比狼大,比驴小,凶残无比,常常夜里下山觅食。一天深夜,山棍子把睡在麻包里的麻包齐叼走了,麻包齐大喊救命。正在外边纳凉的人们,听到呼救,赶紧爬起来顺着喊声追,人们撵着撵着,又听见麻包齐喊——我装着唻,我装着唻!大家听后,以为麻包齐是在逗大家玩呢,就骂道:这龟孙,是装唻!不追了!从此以后,人们再也没有看见麻包齐这个人了。”
凌云讲完这个故事后,只有几个人哈哈笑了几声。凌云为了破这个尴尬,就说:“你看,我都讲完了,大家又不笑。”
这句话,却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彪子说:“刚才凌云讲了流传他家乡的一个故事,下面请冯颖倩同学来唱她的《小城故事》!”
这是今晚唯一由女生表演的节目,那甜美的歌声、舒缓的旋律使班上热闹的气氛归于平静,这是女生的魅力。
然而,下面由张传杰和萧升说的相声《骑摩托西游记》把晚会推向高潮。
张传杰比较瘦,性格外向,是斗哏,长得像说相声的刘伟。萧升微胖,性格内敛,是捧哏,长得像马季。他两就是天生的一对相声搭档,只是往场上一站,就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
张传杰:“今天我们两给大家说一段相声。”
萧升:“嗯,我们两是说相声的。”
张传杰:“相声的名字叫——骑摩托西天取经。”
萧升:“你等会,唐僧师徒四人是骑马去的,你怎么改骑摩托了!”
张传杰:“那是过去啦,现在社会发展了,改骑摩托了!”
萧升:“哦,都这社会了,我也不骑马。”
“嗡——,嗡——,突!突!突!........”张传杰学着骑摩托的样子开始在场子里转圈。他那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萧升:“嘿!这就开始上路了。”
张传杰:“嘎——吱——”摩托车停止了。
萧升:“到哪了!”
张传杰:“到南山了!”
萧升:“那南山如何?”
张传杰:“风景美呀!那南山是峰岩叠重,芳草连天!”
萧升:“都遇见谁了!”
张传杰:“白骨精!——你嫂子!”
大家哄笑。
萧升:“去你的!才是你嫂子呢!”。萧升推了张传杰一把。
萧升:“跑的那么远,你嫂子也不管顿好吃的?”
张传杰:“许昌烩面!”
大家笑。
萧升:“倒是闻名全许昌的一道名吃!”
张传杰又嘴里“突突”着骑着摩托在场子里转圈,突然,“嘎吱”一声停下了。
萧升:“又到哪了?”
张传杰:“火焰山!”
萧升:“风景咋样?”
张传杰:“那山赤身火焰,无春无秋,四季皆热。”
萧升:“又见着谁了!”
张传杰:“熟人,牛大嫂!”
萧升:“等会,谁是牛大嫂?”
张传杰:“那谁,琵琶公主,牛魔王的媳妇嘛!”
萧升:‘还真是熟人,弄啥好吃的?’
张传杰:“咦!恁嫂子抠死了,每人一碗鄢陵大豆腐诺,吃不饱呀!”
大家笑。
萧升:“我嫂子可够多的了,这是第二个了。”
张传杰开着他的摩托又上路了,转了一圈停下。
萧升:“第三站了,这是哪里?”
张传杰:“女儿国!”
萧升:“谁招待的?”
张传杰:“女儿国国王嘛!”
萧升:“啥饭?”
张传杰:“禹州焖子!”
萧升:“嘿!给许昌名吃较上劲了!看来一路上真都是熟人。”
当张传杰又张着架子开始转圈的时候,被萧升拉住了。
萧升:“你等会!”
张传杰:“咋了!”
萧升:“我就纳闷了,师徒四人这一路上怎么净遇上女人了!”
张传杰:“废话,4个大老爷们,跑了那么远的路,不见美女,你去呀!”
萧升:“嘿!”
众男生哄堂大笑。
彪子说:“张传杰和萧升的精彩表演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下一个节目是陈鸿展同学的演讲,题目是《青春》,听他对青春的理解。大家欢迎!”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陈鸿展同学大方地向大家鞠躬施礼。
他说:“我今天这个节目,源于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乡中学教师,今年即将60岁了,身体不好,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吃着大把的药。他担任着高三年级的班主任,教着两个班的语文课,工作经常是废寝忘食。我看父亲辛苦,就劝他说;'爸。你都快退休了,身体又不好,就给学校说说不当班主任了。”父亲说:“孩子,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了追求,人生就没有意义了。只要学校还需要我,我就会好好地干下去。我觉得我还不老,只要一开始工作,我就浑身充满青春的力量。”
“我想起父亲常朗诵的一篇《青春赋》,那是他对青春的理解:青春不是某一时刻的标志,它是指人应有的心理状态,青春要有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激荡的热情,要有战胜胆怯的勇气和绝不向苦难妥协而敢于去冒险的希求。”
“人不是因岁月的流逝而老朽,当理想之火泯灭的时候,人生的暮年就开始了,岁月的流逝会在皮肤上刻下皱纹,而热情的消失会在心灵上留下痕迹,担心、疑惑、不自信、绝望——这些东西正是夭折精神的元凶。”
“谁能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哪里领悟到美丽、愉悦、勇气、高尚和力量,谁就会有青春的活力。..........”
陈鸿展最后说:“我们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少年,风华正茂,精力充沛。我们是朝阳、我们是乳虎,我们是侠客,我们是春草,我们是家庭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许多像我父亲一样的老年人都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工作,我们年轻人,如果不努力奋斗,甚至颓废懒惰,就是不肖子孙!”
陈鸿展的演讲声情并茂,富有激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
大约晚上九点,晚会尾声的时候,从外面走进一个凌云陌生的男孩。他中等个儿,圆脸胖乎乎的,上身穿着一件宽大的白毛衣,就像蝙蝠衫。
彪子上前把男孩拉进场内,大声说:“这是文二班的胡文海同学,在晚会快结束的时候,我们邀请胡文海同学表演一个太空舞好不好?”
“好!欢迎!欢迎!”几个同学应和着。
在富有节奏的舞曲中,胡文海开始翩翩起舞起来。他的两只胳膊舒缓张开,像大雁的翅膀翕动。两只脚与地面若即若离,好像游走在空中一样,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刺激。这时,班上有几个会跳迪斯科、现代舞的同学,兴致上来也纷纷跳入舞池。他们尽情地扭动着腰肢,施放着青春的活力。
元旦后的一天,下午放学后,凌云正在埋头做数学题。
这时,同学李大伟和杨纪奎走了过来,李大伟对凌云说:“很用功嘞!”
凌云抬头看,两人脸上挂着笑。他们都是班上的大个子,李大伟善打篮球,与凌云是球友;凌云对杨继奎因平时交往少,不甚了了。
李大伟又说:“咱三出去喷一会。”凌云不好拒绝,跟着他两来到了教室后的土岗上。
李大伟笑说:“想不到你瘦瘦的却会武术。”
凌云说:“我小时候身体弱,为了锻炼身体就练上了武术。”
杨继奎阔脸大嘴,哈哈一笑,说:“我也会武术,咱两比试比试?”杨同学发出了挑战。
凌云不知他的底细,看他人高马大的样子,怕干不过他,就笑着说:“我练武全是为了锻炼身体,从不与人比拭。”
杨继奎嘲笑:“哈哈哈——,刚才我就对大伟说你练的武术华而不实,实战不行,大伟还不信。”
李大伟说:“凌云是在谦虚,不像你张扬。”
杨继奎又哈哈笑:“我看他是不敢跟我比,怕输没面子。凌云,这可不是尚武精神呀!”
凌云的自尊心受到了挑战,笑着对杨继奎说:“你都恁有把握打败我?”
杨继奎笑道:“不服试试!”
凌云对李大伟说:“这可是杨继奎发起的挑战。看来今天我不与他切磋一下还真不行。”继而转向杨继奎说:“咋比?”
杨继奎说:“中!够爷们!教大伟当裁判,听他的吧。”
李大伟说:“咱们可是同学,不能伤和气,不能当真,更不能伤人,就是切磋技艺。叫我当裁判,那就得听我的,点到为止。咱们去校外的麦地里玩吧。”
三人有说有笑地向校外走去。凌云也在想着应对杨继奎的办法。杨继奎个子大,力量足,要想战胜他,只能巧取。
这时令的麦田绿油油的,像一个大地毯,麦苗也不怕踩踏。
李大伟说:“三局两胜。一方只要中招就算输,不能再纠缠。再强调一遍,点到为止。”
比拭开始了,两人都握拳在胸,左右盘旋。
杨继奎突然一个高鞭腿扫向凌云的上身,凌云低头躲开,当杨继奎背身的刹那,凌云抵进就是一拳。杨继奎急转身用手挡抓,抓住了凌云的胳膊,顺势一带,凌云倒地。
李大伟叫停比赛,大声说:“第一局,杨继奎胜!”
凌云从地上爬起来再战。凌云领悟,刚才中了杨同学的圈套。
凌云突然跃起,踹对方的上身,对方躲开,凌云身体落地的瞬时急用剪刀脚绞倒杨继奎。
李大伟宣布:"第二局,王凌云胜!”
第三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局,两人相互转圈圈,比耐性。凌云想用“蹉身腿”赢他,但使用此招的前提是对方用手来攻时才有机会,所以凌云只能周旋等待。
杨继奎利用身高臂长力气大的优势,几次上前想抓住凌云一招制敌,但都被凌云腾挪躲开。
杨继奎又一次挥右拳击打凌云面部,其下部空挡已暴露,凌云便使出了“蹉身腿”,右腿迅击对方的前腿。杨继奎急忙使个‘海底捞月’,用手去挡凌云的右腿,但为时已晚,凌云的脚已点到了对方的裤子。
杨继奎说:“咦!你还来真嘞!”
凌云笑说:“我没有踢到你呀!”
李大伟赶紧宣布:“第三局,平局!”
双方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