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自哪里?”
”洞头!“
第一次听到的”洞头“两字,是从阳光少年苏小弟的嘴里蹦出来的。真是个奇怪的地名,难道跟”洞“有关吗?我暗自揣摩。我从浙北来,他从浙南来,一同来到浙中来读书,这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真的是一种缘分。毕业那年,散伙饭上,我说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去洞头走一走,瞧一瞧。
十四年后,趁着单位疗养之际,我终于踏上了这个名为”洞头“的土地。“洞头是个岛,从温州去岛上要坐船“这是十多年前我对洞头的认知。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能够孕育出苏小弟这么一个质朴、阳光而又奋发有为的青年?随着车子的南行,我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思考这十多年来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如今的洞头已经不用通过摆渡就能到达了,跨海大桥将遥遥相望地洞头和温州市区紧紧连接,牛郎和织女再也不用隔岸相望,苏小弟说现在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够开车从洞头到市区。跨海大桥真是一个民生工程,它的修建为两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为两地人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车子离洞头越来越近,这个我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也越发的清晰起来,两岸的滩涂,搁浅的小船,还有那湛蓝的天空,这就是”洞头"的模样。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望海楼,望海楼有多层,每一层都有相应的主题,陈列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作为一名温州平阳人的后裔,在望海楼里我看到了很多我熟悉的东西,比如“十六岁的成人仪式”、”农历七月初七小红米糕”,还有一些童年时候我曾见过用过的林林总总,在望海楼里也找到了它们的影子,由此一种故乡情从我的心头慢慢萦绕开来。望海楼的顶层是赏景的,从楼上望下去几乎可以望到洞头的全貌,新城区老城区尽收眼底。或许在某个角落里就是苏小弟的安身之处吧,我暗自揣测。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海滨浴场,从门票中我修正了我对洞头的认知,原来洞头不是一个岛,全区是由168个岛屿组成,有着“百岛之县”、“东海明珠”的美誉。海滨浴场的人很多,然而遗憾的是海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清澈,光着脚丫踩在细软的沙滩上,柔柔的感觉让我不忍离去。海边还时不时地会有一些小蟹爬上来,大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可爱至极。只可惜路途遥远,要不然带回去给小丫头,她一定会很是欣喜。
临时发了个洞头的照片给苏小弟,没指望这么突然的到来能够见到故人。中午时分带有温州地区归属地的号码打来,一口洞头口音,全然已不是大学时那个语音语调。乡音本就是个奇怪的东西,在潜移默化中,你自己就被同化掉却全然不知!不一会苏小弟携着他那美丽的家眷同来,海岛人依旧是那么的质朴,那么的热情,点了很多海鲜,以至于我总在担心是否吃饭太久,会耽误他俩下午上班。也就一餐饭的功夫,导游的电话时不时的打来,是担心我在这海岛中迷失了么,不至于吧,也许偶尔的迷失,然后徜徉在这168个岛屿中也是一件乐事。相聚总是短暂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十年一见,匆匆一别。
再见,洞头!再见,苏小弟!
2016-08-04 17: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