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到几位上海的高中生,发现与北方的高中生有明显的不同。
我们是在羽毛球场上碰到的,有高二的,有高三的,有看着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无论他们是哪一个阶段,在打球过程中,在打球后的闲聊时,都体现一种带着谦虚的自信。面对步入社会许久的“前辈”们,他们并不怯场,谈话得体不狂妄,落落大方来交谈。在这样的时刻,总是让我恍惚,这真的是高中生嘛,一种强烈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即视感。
北方的高中生,无论是高二还是高三,都是在一片题海中纠缠,白天学校,晚上自习室,所接触的人群都是学生。家长和老师给孩子指定明确目标,考上好大学。为了这个唯一的目标,其他内容和活动都可以舍弃。家务让步于学习,娱乐让步于学习,社交让步于学习。家长这样认为的,学生也就这样认为,考试就是天。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可能把宝贵的周末时间用在打球,用于社交中呢?
过去感觉北方的学生和南方的学生相比,缺乏了一点灵动,办事扭扭捏捏,略带娇羞,不敢表达自己的主见;南方的学生机智聪明,办事老练,沟通到位。仔细想想,这和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高中时期就通过活动与比自己年长的人聊天,相当于在无风险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社会,比大学毕业后才接触社会的学生,凭空增加了几年的阅历。北方的高中生还在父母的庇护下仔细做题,南方的高中生已经学会了如何与经验丰富的人来对话。(这里谈到的都是“好孩子”,不学无术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再此列。)
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从我上学开始时就在畅谈什么素质教育,到现在也还是在谈。但所谓的素质教育项目最后都演变成可以马上见到效果的内容,比如弹弹琴、跳跳舞、唱唱歌。这些个人兴趣爱好,如果被框在必须要学的素质里面,想想还是挺可怕的。如果有机会,建议北方的学生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尽早地把自己的触角伸向社会群体中,看看除了父母这样身边的大人外,可以怎样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不过,方法归方法,路还是要自己走的。在学生时代,还没有因为各种生活所迫而“不得不”的时候,为什么不自信洒脱的融入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