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8个关键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沟通,决策以及激励。今天讨论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沟通和指挥。所谓的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别人来做事,成事,还要不出事。
第一要素就是做好沟通。组织很多时候都会有争吵、小道消息、对牛弹琴、鸡同鸭讲等等。其实这是沟通不畅的比较典型方式。极端情况下无效沟通可能会酿出严重后果。羊斟惭羹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从执行角度来说,这个羊汤不喝可能都不会产生后来的事情。其实这就是沟通不畅的问题,羊斟在最后关头说,昨天喝羊汤你说了算,今天驾车我说了算,其实沟通的时机已经失去了。误解在杨元和羊斟之间早就发生了,沟通在最后时刻才做,对于组织来说已经太晚了。所以从沟通角度来说,羊元应在喝汤之前就应该换位思考。但是羊元没有换位思考的根本原因是,羊元没有把羊斟当成一个人,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其实是羊元没有把羊斟当成来一个人来思考。这只是一个极端情况,在其他方面估计羊元估计也是这样。不在羊斟这里栽跟头,也一定会在其他羊XX们地方栽跟头。所以管理中,有效的沟通一定做好换位思考,要有同理心,这样才能减少误解,提升沟通的质量。但是管理中是否一定要过分具有同理心?
沟通目的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一定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过沟通来指挥协调做事。在高效的组织里面,就不能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了人。这时候必须要有果断杀伐决策,一定要系统理性。否则就是留下妇人之仁,比如项羽、宋襄公等。在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之前,101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打锦州。其实在执行之前,101思考的主要是人的问题。千军万马一旦投入战斗,肯定就有大量的牺牲。部队做出这么的大的牺牲,需要各级指挥员去沟通,去协调,要具体到每个人,一着不慎可能满盘皆输,就如羊斟惭羹故事那样。即使是延安方面一直在催促,但是101一直都下不了决心。但是后来一定做出了决策。候镜如指挥的重兵攻击塔山,我军伤亡惨重,指挥员子华报告101要放弃阵地,但是101只说了,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当时101一定是心疼子弟兵,但是作为优秀的管理者,此时指挥千军万马必须要系统理性,容不得半点含糊。因为塔山的阻击成功,所以锦州才顺利解决,采有了更宏大的辽沈战役的胜利。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外科医生做手术时,也不能太有同理心,否则会影响工作的成效。系统理性需要明确的权职边界、需要客观的数据,更需要单点决策权。这些理性在辽沈战役中都有体现,比如:101的作战部署,101的长短枪的分析,以及甚至暴君式只要塔山不要伤亡数字。这都是系统理性的具体表现。
因此作为管理一定在实践中适时切换同理心和系统理性,这样才能带领团队成事,也许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注:
1.作战部署:刘亚楼,听好了。现在调整部署:4纵和11纵加上两个独立师,要加强塔山的防线;2、3、7、8、9这五个纵队,再加上6纵的17师,全力攻打锦州;10纵和另外一个师,负责在黑山到大虎山那块儿,挡住廖耀湘的兵团;12纵和12个独立师,任务是围住长春;5纵和6纵的两个师,要盯着沈阳;1纵就作为我们的总预备队。重复一遍我说的。
2.长短枪分析:
“为什么那里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为什么那里缴获和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为什么在那里俘虏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思索,等不及的林彪司令员大步走向挂满军用地图的墙壁,指着地图上的那个点说:“我猜想,不,我断定!敌人的指挥所就在这里!”
抓敌司令部署:矮胖子,白净脸,金丝眼镜,湖南腔,不要放走廖耀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