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是从英文 Business Intelligence 的翻译,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但说到 Business Intelligence 的翻译方式,还有另一个词汇,叫:商业情报。
从一定意义上,商业智能是一个过程,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一个词汇叫 Insight,洞察。也就是希望通过商业智能分析这个过程得到一定的洞察,这种洞察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甚至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我们说从商业智能分析过程中,通过有效洞察,最终达到商业情报,是终极目标。
这里推荐一部电影,2019 年上映的《决战中途岛》,我们一起来从这部电影感受下战争情报的威力。可能有人会问战争情报和今天的商业情报有关吗?
有。如果按照营销战略大师杰克·特劳特的说法,在《商战》一书中,如下:
现代商业就是商战。因此,理解战争情报,也就理解了商业智能的终极内涵,就是辅助商业决策者打赢商战的真正内涵。
如果我们把战争最高司令部比作董事会;直接指挥官比作 CEO;那么战争情报官就是 BI 分析师或 CIO 的角色。我们一起来用二次元的视角在战争和商业中切换,来感悟商业智能与商业情报的本质。
BI 分析师如何影响 CEO
在《决战中途岛》中,类似 BI 分析师的情报官(上图左)的判断与总部截然不同,而掌控指挥权却在总部,但这次情报官(上图右)对将军这样说:“华盛顿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假设,然后再为这个错误的假设找各种与之相符的证据。”
这个描述有没有特别符合现代的商业职场,很多企业/决策者可能都是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假设,然后再为这个错误的假设找各种与之相符的证据。在这个方向上投入资源,虽然可能有收益,但最终竞争对手,也就是敌人则会因为正确的决策的累积效应而成为市场最大占有方,赢得商战。
将军反问道:“那(敌人)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情报官答道:“应该是中途岛。他们可以从那里进攻夏威夷,进而进攻西海岸”。
我们好奇情报官的回答有什么根据吗?不过从后文可以看出,这个推断基于两点:
- 业务逻辑常识。(在战争中就是战争常识)
- 种种迹象的叠加,但注意,却没有直接数据证据。
我们一起往后看。
将军内心其实已经认可了情报官的说法,但处于谨慎,他要求具体去情报站看到真实情况再说。情报站也就是商业中的 BI 部门。
来到了情报站,
将军看到一屋子的人,说:“没想到我们海军有这么多破译员。”
情报官说:“不是的,他们都是此前船上的乐队,他们的音乐天赋对破译密码有帮助。”
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被选择研究情报的并非与密码破译工作完全对口的专业是数学或计算机专业,而是音乐。从一定意义上,可以洞悉商业规律的,很可能不是计算机专家,不是写代码的高手,更不是会算微积分的学霸。而是有着商业感觉以及同类逻辑模式的人。
这意味着,AI 或数字本身和人的感觉相比,人总是通过天赋感觉来使用数字或 AI 工具。
将军以为敌人的密文被破译或部分破译了,实际并不是,情报部门得到的只是一些像天书一样的片段:
能让这些片段拼接并产生洞察的,是由于人的经验,这里的主要 BI 分析师说:“密码其实并没有被破译,而是:如果你看得足够多。”
情报官解释道,
这位 BI 分析师的天赋是记起两个月前的消息并和今天的拼接起来,通过逻辑推演他们的相关性以及常识,找到最大的可能。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可以想道,这很类似于一种同比,但需要分析师在不同的维度和指标之间切换,在多年的数据中进行同比,并直觉式地感受那种隐隐的规律。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假设你要办婚礼,我们并不知道婚礼,但我们听到最近有个活动,鲜花卖光了,乐队也被租了。这就是情报。“
虽然大家都得到了一样的消息,也就是原始数据是相同的:敌人将袭击一个代号“AF”的主要目标,但“AF”到底是什么,专业的 BI 分析师和普通人的见解则完全不同。
专业的 BI 分析师并没有证明正确或错误的直接证据,但他们基于业务逻辑常识(战争常识)以及严密的逻辑是进行判断的自信来源。没有明确答案,有的只是:线索。
将军虽然也被这样的常识和线索说服,但他嘴上必须说:“通常我不会相信一群吹大号的,而且他们的领导还穿着绒毛拖鞋,但是,我还是信了。但是你们两位要想办法让华盛顿会相信你们说的是正确的。”
情报官补充到:“可是,将军,华盛顿通常并不会听取们的意见。”
看到这里,像不像有人其实是特别想为自己的企业做一番事情的,而企业最高决策层是往往不会听取的,正如前文,他们总是基于错误的假设拍脑袋决定后,再找与之相匹配的证据,然后布置工作。BI 分析师,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帮助他们找到这些匹配证据的角色。
在这里,将军表现出了一个好的 CEO 的特质,他用人不疑,但又谨慎,对重大事件了解了个中细节,虽然他很难接受这么重要的情报来自一群吹大号的,而且头头还穿着绒毛拖鞋,其实他真正相信的是在环环相扣的逻辑下的常识。CEO 并没有敷衍董事会,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推动企业,影响董事会。
让我们继续看。
CEO 如何用商业智能影响企业决策和行动
终于到了和董事会开会的时候,CEO 带着 BI 分析师一起参会,
司令部总司令当然会问道:“对这些日军基地方位的猜测有多可靠?”
这是不是像极了企业高层开会问道,你们对未来销售额的猜测有多大把握。
情报官答道:“这是基于现有情报做出得最佳猜测。”
司令官严厉道:“我们不能根据猜测来布置。”
这时,将军立马站队,在司令官旁边,
迎合着司令官说到:“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还是需要你具体一点。”
情报官心里想,不是说好的一伙的嘛,无奈的表情有没有~
但这一时刻也正是情报官的show time,他面视大家,
用沉稳有力而数字化的语言说道:“日军将于XXX日早上XXX点,在我军北方XXX方向XXX公里出现。”
哈哈,镇定。
两个大佬相视以看,像是司令在问将军:你信吗?将军这时又站回情报官一方,感受到了司令心里的却没有说出口的疑问,掷地有声的说到:“我相信莱顿(情报官)的团队。”
看到这里,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领导,是不是很幸福?
就这样,BI 分析师影响了 CEO,英明的 CEO,靠着智慧,情商影响了董事长。
整个战争的安排就按照情报官的思路在布置了。
业务能力与商业智能的天然矛盾
业务人员是一个企业冲在一线的战士,我们看看业务人员对 BI 分析师的心理真实感受吧。
韦斯特,是本片中的男主,空军飞行员,而且业务非常熟练,他常常完成不可思议的任务并屡次刷新或打破记录。但在片中一开始非常自大,不服任何人,因为他的业务感觉太有天赋了,就感觉有他的存在就够用了。
他的自大惹得团队烦,他对将军直呼其名,而对于情报官呢,他们第一次见面是这样的,
情报官像是找个话题,以免尬聊,说道:”马绍尔那仗怎么样?“
韦斯特回答:”我们采取了行动“,但他很快意识道,这家伙(情报官)怎么什么都知道,该知道的又不知道,立马摆出不屑的表情,
说道:”你在监视我吗?“
哈哈,这是不是像极了在企业中的业务和 BI 分析师的感觉,由于 BI 分析师可以看到所有数据,自然知道搞了什么活动,谁的本事有多大。但作为业务(尤其销售),希望 BI 分析师给出企业或销售上正确的分析,但内心是不相信这个的,业务人员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韦斯特说道:”你能让他们正确地决策吗?“
这句话是不是像极了业务人员对 BI 分析师的抱怨以及过头的指望,他们希望 BI 分析师让企业老板正确地决策。而情报官只能给出没有意义的标准回答:”我尽量做到。“
在韦斯特作为空军战士驾驶着俯冲式战斗机按照情报官的布置在指定时间和地点的确找到了敌人后,第一反应是这样的,
韦斯特说道:”简直难以置信,那群书呆子(情报部门)居然真的发现了他们。“
哈哈,也就是说,在非常厉害的业务人员眼里,很可能所谓的 BI 分析师,只是”书呆子“而已。
商业智能分析与超级业务能力的统一是获胜关键
最终,中途岛战役以美军获胜告终。如果说韦斯特的英雄主义以及个人能力,是整个战争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他最终对情报的认可则意味着战术与战略的高度统一,
韦斯特,是在历史上,仅有的同一天内同时重创敌军两艘航母的两名飞行员之一。他负伤从战场归来,在下船时,不只是巧合还是巧合,情报官也在这里,他们没来没有交集,但彼此都清楚一线战士的能力和正确有效的情报都是胜利不可或缺的元素。
原本自大并认为情报部门是书呆子的超级飞行员韦斯特对情报官真诚地说:“莱顿,你干得真棒!”,
他们的握手象征着超强业务能力和专业的商业智能能力互补是必须的,韦斯特说:“你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情报官莱顿欣慰的表情传递着他自己终于认可了自己的价值。
莱顿看着韦斯特远去的身影,你们猜他内心在想什么?
罗叔认为他在想:韦斯特,这人得是什么样的天才,居然能在一天内干掉两艘航母;虽然我们给出了正确的分析,但如果没有韦斯特这样的业务奇才,即使有专业的分析,战争一样很可能会输的,幸好,韦斯特在,幸好,韦斯特是我们一边的。
整个故事
小伙伴们看得肯定不过瘾吧,罗叔特地将以上这些片段连成一体,让你好好感受下这个过程。视频如下:
请移步到我的公众号观看视频。(15分钟经典)
请注意最后 1 分钟的经典,是个人认为最经典一个段落,
一个新战士问一个老战士:“告诉我,你的秘诀是什么?“
旁边的战士补充道:”(压力这么大),你为什么无忧无虑?“
老战士回答道:”我叔叔是一个摩天大楼高层的电焊工,他可以不用安全绳在几百米高空沿横梁走动,人们都认为他是疯了,他却觉得没什么;一个周日,他从教堂快走到家的时候,一辆车突然失去控制,把他撞飞了。“
新战士似乎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老战士接着说:”没人能预测未来,那还担心什么?“
总结
没人能预测未来,那还担心什么?
人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观赏《决战中途岛》这部佳作,本文以一个完全和商业智能有关的视角解读电影,并试图从中体会商业智能的内涵,如果说可以看出:
- 商业智能可以收集数据(情报),但无法预测未来(无法预测敌人突袭珍珠港);
- 业务专家可以能力很强(飞行员韦斯特),但不足以改变企业或行业(战争)的势态;
- 有魄力并务实的 CEO(将军),是整合各种资源(军队,司令,情报等)引导想法,改变现实的纽带;
- CIO 以及 BI 分析师(情报官和其团队),常常被视为书呆子,但专业的 BI 分析师, 其作用却至关重要。
在《决战中途岛》中情报部门更匪夷所思的是由一群吹大号的人集结而成,且他们的领导还穿着绒布拖鞋上班。这不禁折射出 BI 分析师单纯地像个书呆子,他们一心解决眼下的问题,而对影响时局来说,一个英明的 CEO 才能真正用得出商业智能的价值。
这是不是说出了你心中的结?你一直在心里私问,我们的领导到底是不是这样的领导?
而电影中也揭示了最大的真理:没人能预测未来,那还担心什么?
你不用担心 CEO 会是怎样的领导,也不用担心你做的东西是否有价值,因为,归根结底:没人能预测未来。
这个结论似乎有点让人沮丧,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就知道要满足以上四个条件多么得不可能:
- 你们真的有像片中神奇飞行员韦斯特一样的业务专家吗?(看他的业务能力,简直惊呆了)抑或在你周围的都是一群猪队友?
- 你们真的有像片中情报部门一样有创意和务实的商业智能分析专家吗?还是一群拿着学历证但却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的博士们?
- 你们真的有像片中将军一样有智慧会用人的 CEO 吗?还是也仅仅考虑个人得失的普通打工人士?
- 你们真的有像片中美军一样的资产家底吗?还是本身就存在各种资源不足?
现在,再来回味这句话:没人能预料到,幸好,这些条件在那时真的凑齐了,所以,胜利了。
胜利,需要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从数据中通过商业智能发现商业情报并引导行动改变现实,但这仅仅是必要条件,还只是之一。有了这些,并不表示能胜利。
反观在片中作为敌军的日本,如果你站在日本的角度仔细看,就会发现他们也具备了上述四大条件,而且是超过美军的,但却没有胜利。我们抛开感性的个人喜好,你就知道:
没人能预测未来,那还担心什么?
最后,以一位日军飞行员小哥的特写作结,
请移步到我的公众号观看视频。
在日本航母被击沉时,日本飞行员小哥也仅仅是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而已,油表的指针已经回零。我猜这一刻,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一定想的是家人。
在战争面前,没有人是真正正义的,现在我们正身处一个特殊的阶段,有人说这似乎也像是一场战争,我们要知道:没人能预测未来,那还担心什么?能做的事情就是: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去他的商业智能吧。。
一句话,在家人安稳的前提下,用业务逻辑常识筛选有效数据得到情报,就是一份作为工作的商业智能分析师。如果有好的搭档和运气,或成大事。
——
完。
我在 B 站开设了直播间,欢迎你来听我聊 PowerBI 的那些事。
我是BI佐罗,帮助各位正确的学习 PowerBI,让数据真正成为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