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汉高祖刘邦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做了皇帝才取了名字叫做刘邦,季也不是刘邦的字,而是他在兄弟之间的排名,兄弟的排行顺序为伯、仲、叔、季,刘邦没做皇帝之前,就叫刘季。
连名字都没有的刘季,中年创业,一路逆袭成了汉高祖刘邦。
至于刘季身上的种种神迹,可以说是司马迁这类专家学者给他添加上的;也可以说是本来也有那么点儿玄乎的事儿,司马迁给夸大了一下。这是古代常用的舆论方法,这种舆论导向,能让事情变得合理合法。
包括后面描写刘季醉酒后有龙出现,斩白蛇,赤帝子杀白帝子,所居上常有云气,范增使人望有天子气等等,都是为了说明刘季做皇帝是天命所归,也是司马迁为了取悦当时的汉武帝。
这一点中年男人们应该能看得明白:只要你成功了,那么你之前所有的不堪回首都能镀上一层金,你苍白无力、实心落魄的每一步都是上天为了故意磨炼你而做出的安排;如果你不成功,那么你的一切都会被否定,就算你认为自己身上有点儿神迹,也会说成是你得了失心疯,痴心妄想。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图片
这里写刘季的容貌不多说,只说一句,有本事的男人就是帅。重要的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很对的:仁而爱人,喜施,性情开朗,为人大度,做这样的中年男人!
勤劳确实是不能致富,刘季也不喜欢做平民老百姓那些耕种的活,日复一日的重复,没有思考,没有目的,只是让人变得麻木,成为工具。
刘季三十岁之后做了泗水亭长,也算是进了秦国的体制之内,这可能是现在很多中年男人没法比的,那个年代进体制和现在进体制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亭长是吏不是官,秦时县下设乡,乡下每十里设亭,亭有亭长,掌管治安、诉讼等事。
吏是庶人之在官者,无正式品级,不入流,身份仍属平民,所谓熟悉民情的本地人,刘季就是这么一个吏。古代对壮年的定义主要依据《礼记·曲礼上》,其中明确指出“三十曰壮”,即三十岁为壮年之始。
三十而立,壮年的刘季有了这点编制,也算是有点事业了。还是要说性格决定命运,刘季作为吏很吃得开,在沛县的吏界里和所有的吏都能戏弄耍笑,玩成一片。
再看刘季好酒及色,一事无成的中年男人要是这样,那就是个油腻大叔,败家老爷们,没本事还好色,女人说他是猥琐;有钱有权的中年男人要是好酒及色,大家说他是性情中人,有本事还好色,女人说他有魅力,有故事。
男人好色很正常,女人慕强也很正常,中年男人一定要看明白这点!油腻大叔好色,那就是众矢之的,女人避而远之,舆论群起攻之;有钱有权男人好色,那就是人人羡慕,女人蜂拥而至,舆论苍白无力,就算偶尔群起攻之,那也只是墙倒众人推而已。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图片
这就是关于梦想了,刘季和嬴政差不了很多岁,刘季去咸阳服徭役的时候,地位是天壤之别,刘季就是那数不清的蝼蚁中的一只。但是只要有梦想,咸鱼也能翻身,就算终其一生也是只咸鱼,那就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有梦想,就有主动去争取的欲望。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中年男人做事要有决断,当断则断,不受其乱,对与错,成功与否,都是尽人事,听天命,就怕你不做决断。
有本事的男人很帅,能做出决断的男人很壮,不管是雄壮还是壮烈,男人都不应该消沉认命,而是要有梦想,同时期的陈胜、吴广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季也顺势而为,从区区一个亭长,只用四年就变成了汉王,又过一年做了皇帝,成为了当年自己感慨的那个人。 至于刘季创业的过程,《史记·高祖本纪》里都有描述。
不是中年男人都能成为刘季,但是最起码要有刘季的那种性格、欲望、处事的态度、做事的风格,这样生活不会苍白无力,人也不会失心落魄。
见到嬴政也不要觉得自己太卑微,与同僚也不要太拘谨,生活也不要太死板,做一个好财好酒好色的俗人。情商高一点,脸皮厚一点,就算是躺平也要告诉自己是在等机会,就算是在艰难跋涉也要告诉自己是有方向的前行。不能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要拿出中年男人的主动性,这样就算成不了刘季,也能让自己的生活有滋有味。
中年男人应该能看明白社会的运行规则、规律,能看清人性、人心,能分清真实、虚伪,也应该能知道哪些是画的大饼,哪些是让你往里跳的坑,哪些人是把你当资源,哪些人是把你当兄弟。利益才是人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等以后再说刘季在创业过程中是如何利益共享的。
图片
文字参考《史记·高祖本纪》
图片来自《楚汉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