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67-114页
今天看书的效率有点低,其实是早上心情太高,任务完成得太快,把精力耗得差不多了吧?不然为啥到了下午,就心情低落,做啥也提不起劲儿来?看了这几章的文字,跟着杨绛先生,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
她写了他们仨在北京三里河寓所的愉快时光。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就是愉快,字里行间就是每分每秒都很愉快。她说他们仨是绝配,我也觉得。
后来写到了他们1935年新婚之后赴英国。钱先生是公费的牛津留学生,而杨绛先生,是以陪读的身份去的。在那里她可以自由旁听课程,又有海量藏书的图书馆可以畅游,真真令人羡慕啊。她颇自律,每天如饥似渴在图书馆阅读。
两个书呆子夫妻学做饭的经历,读来真让人啼笑皆非。我作为一个熟悉并且热爱烹饪的人,实际并不能理解很多人对于做饭的困难。在我看来那不过是最简单的事情,而看了他们夫妻的胡乱对付和随心发明,只得竖起大拇指。庆幸当时他们已经搬去了独立的有厨房的公寓。
学期末休息时,夫妻二人出门“探险”。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在他们眼里都是最美好的时时刻刻。可见有一个相知相伴的知己,是多么重要。
在去巴黎探险的时候,他们请熟识的人帮忙注册了巴黎大学的入学。对于如此轻易就能得到的可贵机会,身处现在得我,不可谓不羡慕啊!回到牛津,就已经怀上了钱瑗。
怀孕期间依然疯狂地读书,当然厨艺也是渐渐成长到了不再茹毛饮血的地步。可以安然带一个生命到来了。
钱瑗的出生是个艰难的过程。受尽苦难的妈妈,好在还有一个知冷知热的大暖男钱钟书先生每日来探望。书呆子的他,离了杨绛就仿佛什么都不会。看那一段“没关系,我来洗”,“没关系我会修”,叫我都能感受到文字里的斩钉截铁和可靠,难怪钟书先生那么依赖妻子了。
回国来的各方面生活工作都不甚顺心,缘于国内的动荡局势。然而就是这样的局势,由于心系家国,他们自然排除万难,携家带口的回来了。对啊,无论什么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安心的。
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原来钱家杨家的掌上明珠钱瑗,是个过目不忘,思维缜密,观察入微的小天才!
与家人的故事,明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