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变革的时代里,人们认真阅读一本书的成本越来越大。当有志之士提出时间的战场(争夺用户时间的现场)那一刻,我们想静下心去阅读一本书的难度变得更大。如果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充分了解一本书,就可以让我们清楚一本书到底值不值得读,用何种方式去读。做的这一点,将是对我们很有帮助的。为了能够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充分了解一本书,我们必须学会“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第二个层次是:粗浅的阅读。这两层是一体两面,作为初学者,我们可以把这两层当作两个步骤。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1.先看书名页,然后有序就先看序,特别注意副标题;2.研读目录页;3.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如果发现索引列举的某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5.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几页,但不要太多。
通过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就可以清楚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就会明白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自己继续投入时间和注意力。这里有一个前提——使用这种方法必须灵活且集中注意力。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这是我们去一类难读且希望对我们有启发的书的时候使用的技巧。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这样我们从头到尾读一遍之后,对一本书就算只有50%或更少的了解,也能增进我们在后来重读第一次略过的部分时的理解程度。
任何一项有用的能力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都会让我们感到笨拙,我们要容忍自己的这一方面,耐心一点,慢慢就能看到自己变好的一面,渐渐就会为此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