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这叫于城,在很多年前它还并不叫这个名字。至于什么时候改的根本没人知道,也没人想知道。
这是座繁华的城市,京城人口一百万人,而于城足足有两百万人,这还不包括络绎不绝的商队,于城城内的建筑极其高大,各种各样的建筑矗立在于城的各个角落。
这也被全国称为全国最有诗意的地方,依山傍水,一条小溪流经于城内,无数的文人墨客在这留下了书香墨画,杨柳垂荫般的诗句,其中也不乏花前月色,粉妆胭脂这样的诗句。
作为一座热闹与繁华并存的城市,于城的城墙比一般城墙足足高了一倍,城墙高且不说,就是那固定在城墙上的连驽台就够来犯得敌军丢盔卸甲。
可总有孩童会跌跌撞撞地跑向城门去,然后拽着父母的衣角,指着城楼问上一句:“军队都在哪啊”的话。
天知道哪里有军队!反正官府说了,我们有精兵把守!天知道那军营到底有多少人!没人问也没人关心。
反正人们都说,城池很坚固,就是那胡人来了五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攻破这里,不用担心。
于城中最高大的建筑就是戏妙楼了,戏妙楼有五层高,从外面看宛如一座通天塔,从里面看,大得惊人。
戏妙楼原本只是个唱戏曲的小阁楼。而如今那些老的,丑的戏子都已不在了。戏妙楼也摇身一变,变成一座歌舞升平的阁楼。
歌舞升平又能怎样呢?在这于城根本不足为奇。在街上,这城中,什么样的人都有,你看那衣冠华丽却一身酒气的人,你看那破布麻衣却满脸笑容的人,你看那穿着蓑衣哼着一曲小调的人,你看那穷人,商人,官吏,乞丐, 婢女。他们不是一样的人,却又是一样的人。
诸事不懂的孩童又会跌跌撞撞的跑到街上拽着父母的衣角问“他们在往哪里走”,“他们要干什么。”
天知道他们往哪里走,去干什么!好像每天都有着一群闲人,从城西走到城东,又从城东走到戏妙楼,然后,又走回城西,每天都闲着很哩!
那天上的鸟儿也跟着“闲人”飞,从城西飞到城东,从城东飞到戏妙楼,只是他们往往就驻足了戏妙楼上,或许鸟儿被这歌舞升平迷住了,或许是那鸟儿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人群感到诧异然后停了下来。
反正不管为何,这群鸟儿的结局都是在这冬天被冻成一个个“冰雕”,这景象反倒成了这戏妙楼冬天的一道风景。
今日与往日有些些许不同,官府的门前,居然正正当当的贴着一张戏妙楼李显淳过生辰的布告,这是戏妙楼的仆人贴上去的。而李显淳是这戏妙楼中较有名的一位戏子。
有人说,戏妙楼让官府得到了不少好处,官府才不管;还有人说,戏妙楼吸引了许多人前来于城,借此于城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官府不想管,也不应该管;还有人说,这戏妙楼上面通着朝廷,就算是太守也不敢管!
到底什么原因,谁知道呢?
反正也正好逐了人们的心愿。
他被人称作傻老头,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从不与人言语,只是偶尔会唱几首奇怪的歌谣。
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桥上看着人来人往。
一身不知已经穿了多久的布衣,上面的颜色也有点些许泛黄,一捋花白的胡子,脸上还有刀疤,在他的腰上还别着一把精致的匕首,上面甚至还镶嵌着宝石。
也曾有贼去偷过这把匕首,可每次都被这满头花白的老头自己押去了官府,后来也再没人惦记他这宝刀。倒是有一两个外地人想买下来,甚至曾有人出价到五百两银子,可他统统只回复了一句“多少两银子也不卖。”
人们都说他可太傻了!自己都穷成这样了还不卖这把刀!他一老头能拿它干什么 。
“傻老头”在听到这种话后 ,都会突然挺直腰板,哼唱着他那奇怪的歌谣:
“ 故魂冢舍啊!剑锋汗青啊!
都不及那鸳鸯好,
都不及那酒香妙。
黔愚只笑那故魂少,只笑那汗青销。”
吟唱完后周围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傻老头也在笑。
如果这个时候恰巧有个孩童的话,他一定会看着这群哈哈大笑的人疑惑不解。“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在笑什么?”,“那个穿衣服很破的老人又在笑什么?”
没有人会告诉傻老头在笑什么,他们也都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哦,对了,他傻,所以别人笑,他也跟着笑。
夜晚的于城热闹非凡,天空中的烟花就未曾停下来过,大街上舞刀弄枪的,变戏法的,舞龙的……整个于城都是一片灯火通明,似乎没有一片安静的地方。
各家各户张灯结彩,大街上全都是叫卖的声音,“李显淳画像 十两一幅。”,“李显淳亲笔书法,二十两一幅。”,“李显淳图案折扇,三十两一把。”
“李显淳”的叫喊声就一直未曾停过。
官府派出了官兵来维护城中秩序,太守也惊呆了。自己的确是对这戏妙楼百般容让,但戏妙楼的戏子过生辰竞引起了全城轰动,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太守心想,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自己也能捞点好处。
傻老翁依旧躺在桥上,一动不动地。但眼睛却像是定住了一般,两只眼珠连转一下都不转一下。
有路人突然站在傻老头身旁,笑着对他说:“这么热闹,怎么还躺在这里!”说完路人哈哈大笑,用着一种很满意的表情扬长而去。
傻老翁的眼睛突然动了一下。然后,突然起身,捋了捋他那花白的胡子,没有一丝笑意,拿起身边的包裹,径直向城门走去。
边走边吟唱到:
“戏妙楼前靡声笑,将军冢外无人庙。
多戏子,少君庙。”
没人在意他唱什么,大概是烟花和街上叫卖声音太过嘈杂,又大概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戏妙楼上,根本无人在意他唱的是什么。
而这戏妙楼早已客满,不需要一两银子,只需备好送予李显淳的礼品,就可以进到戏妙楼之中。当然,这礼一定得是大礼,光是那张员外家的千金送的大红珊瑚就价值连城。
每一位备好礼品的客人来到。李显淳都会坐在戏台上冲着客人微微一笑,然后轻轻地挥一下手,身后的仆人接过礼品。然后,李显淳向客人说上一句“多谢捧场”然后派人安排客人坐下。
然而,就是这四个字“多谢捧场”便让张员外的千金激动不已。
本是仲夏时节,那停留在戏妙楼的鸟儿却像冻僵了一般,不停地从楼顶掉落下来。
“他乡埋故魂,城外立君冢。”
魂无冢,君无庙。
世人不知有故魂,
世人不知有君庙。”
城外的一处荒山突然响起了吟唱的声音。不过这也就只有那山中的隐士能听到吧!
原来这荒山上有一座不大得祠堂,傻老头跪在祠堂的一个雕像前。泪水不断地沿着他那皱纹的纹路流下来。
傻老头打开手中的包裹,拿出来一捆纸钱和一个酒葫芦。他拧开了酒葫芦,放在了祠台前,叹了一口气。然后,又将纸钱点燃了起来,傻老头蜷缩在原地,看着火苗越烧越大。又吟唱到:
“塞前裹壮士,铁血落满城。
余生入君帐,至死不亦悔。
愚人多黔首,吾生至此休。”
人们是在城外发现的傻老头,他的尸体躺在一座祠堂里 ,周围是一片血泊,尸体上已经爬满了蛆虫,大概死了很久。
是啊,自从一个月前在城门的士兵看到过他之后,就一直没人再看到他。
官府,百姓,很多人都来了。
大部分人并没有对他的死感到吃惊,反倒是对这祠堂惊讶不已。一尊雕像正对着祠堂的大门,上面早已落满了灰尘,轻轻一擦还是可以看出雕像原有的颜色。而在这雕像前的祠台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大将军陈飞”
“陈飞是谁”所有人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可终究没人说出大将军陈飞究竟做过什么,然后也没人再问下去。
不过有眼尖的人发现傻老头的宝刀不见了,然后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捂着鼻子说到“这是谋杀。”
最终官府也没有断定是不是谋杀,不过后来有人在城中的典当铺中发现了这把宝刀。
不过也没有人再关心是不是谋杀了,似乎这城中从未出现过“傻老头”,从未有人见过那“大将军陈飞”的雕像。
后来啊,不过几个月,于城就被胡人一把火给烧了,戏妙楼也随之变成了一座废墟。
又过了一年,于城再次“拔地而起”,那戏妙楼比之前的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