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人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随感录·三八》,《热风》,《全集1》P311
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再露骨地说,怕还可以证明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甚么呢?
《杂忆》,《坟》,《全集1》P225
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
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什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那么,无论什么魔鬼,就都只能回到他自己的地狱里去。
《忽然想到》,《华盖集》,《全集3》P61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这个与那个》,《华盖集》,《全集3》P142
……中国人偏不肯研究自己。
《马上支日记》,《华盖集续编》,《全集3》P331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是破坏了才快活的。
《记谈话》,《华盖集续编》,《全集3》P358
中国的人民是多疑的。无论那一国人,都指这为可笑的缺点。然而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我要骗人》,《且介亭杂文末编》,《全集6》P486
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
《说“面子”》,《且介亭杂文》,《全集6》P128
中国人自然有迷信,也有“信”,但好像很少“坚信”。
《运命》,《且介亭杂文》,《全集6》P131
人而没有“坚信”,狐狐疑疑,也许并不是好事情,因为这也就是所谓“无特操”。但我以为是信运命的中国人而又相信运命可以转移,却是值得乐观的。
《运命》,《且介亭杂文》,《全集6》P131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全集6》P118
另:
读鲁迅先生的文字的时候最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哦~
私以为鲁迅先生对当时代中国人的评价如今可以换为“人”这一概念,鲁迅先生的许多观点对于一些人性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值得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