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呱呱鸟
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是中国人排在第一位的节日,别的节都可以不回家,但是,春节是必须要回家的。
春节必须要回家吗?
01
家的概念是父母,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原来在村子里的家,由于父母到县城买了房子,大家就不再需要回到村里过年。
同样的道理,儿子在大城市买了房,把父母接过来一起生活,这个时候的春节就会在大城市一起过。
麻烦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只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让母亲一个人过来帮忙带孩子,把父亲留守在乡下。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大城市里的房子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这只是中间状态,凑合着熬日子,盼望着娃快点长大。
等孩子大一些之后,母亲也就返回老家,这样“家”的概念还是在乡下,所以,过年的时候还得“春运”回家。
02
有钱没钱都得回家过年,这是一场亿万人民的大迁徙,就像动物界一年一度壮烈情景是一样的,其中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户籍制度发生了松动,粮票、布票、油票等各种票证管理逐渐淡化,人员开始流动。
流动人口对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农民工把农民与工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全年都是在城市里工作,只是过年回到原点。
从此,发明出了“春运”这个词,虽然运输能力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总也赶不上春运大潮的增长。
随着高铁的开通,这种情况好了一些,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是要改变流动人口的流向问题。
把“单项的选择题”改成多项的选择,如果选择在大城市过年,各方面的条件会更好一些,因为春节是在冬季,也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
北方的大城市有暖气,南方大城市的房子质量更好,家家都有冷暖双空调,特别是基础设施的电力供应充足、稳定。
有的家庭选择在第三方城市过年,比如,去气候温暖的海南岛度假胜地过年,把团聚与度假结合在一起。
去临近国家的海外旅游胜地也是好的选择,去东南亚热带国家度假比去海南岛要便宜,服务水平也要高很多。
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海南岛和东南亚国家承受不了,现在还可以考虑去更远一点的国家,比如去非洲。
走的太远就感觉不到中国的过年气氛,虽然各个国家都在中国的旧历新年搞点舞狮子的活动,更有甚者居然在这一天全国人民放假。
03
春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全世界的华人都要认祖归根,重温古老的传统文化,思念一下遥远的乡土,魂牵梦绕的情结在心头。
每年从元旦开始,就进入“两节”期间,元旦到春节这两个节日,就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的春节大迁徙。
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大体历时一个半月,在这个期间工厂生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带薪休假、尾牙红包、年终奖金等都会把老板们搞疯掉。
改革开放已经40年,在这40年中,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样的情景,是否已经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
老家的独生子女都出来了,留守老人和儿童艰难地度日如年,一旦子女好一些就会把他们接走,就和老家拜拜啦。
没有老家就没有了年的味道,老的年味没有了,新的年味就会产生,生活还得继续,文化也会演变。
春节就是团聚,一家人在一起是幸福的。有父母就有家,父母都没有了,家就散了。旧的家没有了,新的家正在诞生,新陈代谢、循环往复是自然规律,春节还是要继续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