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个小时,断断续续读完了所有“兴成长计划G班”的简书作品之后,我觉得有些事必须用文字记录一下。
GRIT是本好书,但把好书读好,书的价值才能体现。因此,不是读了GRIT就有收获;如果读偏了GRIT说不定得不偿失。身为图书作者,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总有一些作者想说但忘了说、没说、或者干脆没说清楚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作者来说不是事儿,但这些内容的缺失或者不清晰就可能会误导读者。就此,我把对本书的解读及各位简书中的“点”和大家分享一二:
1. 大家的起点和基础不同,读书的感悟不同,因此,摘录、总结、过往经历印证、指导未来行动,这些不同级别的“心得”都是合理的。但我对读书心得的要求总结起来是:对工作、生活的展望和指导,不少老师们跑偏了。
2. “热情”“努力”“坚持”“运气”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短期、局部、非极致的成功;如果结合了各种因素,那就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带来的江山一统”了,就是我们所谓的“终极成功”。不管大家是谁,我们能做的是:告诉别人真相,告诉别人可以预见的未来,但我们应该把选择的权利留给别人,因为别人有自己的价值观,不管这种价值观是否和个人价值观相同,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说到“坚毅”,教师可以把其作用讲给学生,更应该垂范,但学生们怎么做说到底还是他们自己的事。
3. “比你天赋更高的人比你更努力”这句话给了大家很深的感触;但我在此要强调的是“你要分析为什么你和别人同样努力或者比别人更努力的时候,却做得不比别人好”,而且需要大家更加深入思考的是“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你如何应对”这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血淋淋的,大家要勇敢地追寻答案并面对答案。
4. 努力,不是蛮干,不是死扛;鲜有老师对此深思,我用“晨读”或“课前朗读”举例分析。有几位老师敢说“晨读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发音能力”?“学习积极性”真的比“知识准确性”更重要吗?如果没有学术能力和真实英语水平作为支撑,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能维持多久?这样的“鸡汤晨读”和邪教诵经有什么差别?如果大家说“晨读让学生们对单词的掌握加强了”,那我反问大家“难道单词义项的掌握只能以牺牲单词发音来换取吗”?
5. 几乎没有老师谈及“刻意练习”,这是有原因的。不能坚持,除了目标缺失这个原因之外,更现实的原因是:没有成果;而成果的缺失是因为没有刻意练习。如果药不对症,吃药有什么用?我们不能、更不会因为感冒药可能导致嗜睡,而将其当作催眠药来服用。病根不好找,但绝对不能乱开方子。此外,就算药对症,怎么吃也是问题:阿奇霉素是有疗程和停药周期之说的,至少对小孩子是这样的。大家对教学方法和举措有具体的分析吗?
6. 没有对策的问题,提不提不打紧,因为喊出来也你找不到办法。但,“你找不到办法”不一定是“根本没办法”。老师们英文简书作品我都看了,除了一位老师之外,其余的作品质量都不高。看到这里,老师们可能会不服气:“我不行,你还不让我们练习吗?”但是大家的练习有效果吗?大家会继续反问:怎么有效果?谁帮我改啊?这时候“坚毅”就派上用场了,一天一句话,微信群、Cctalk各种平台交流起来啊?大家没有做的原因是“缺资源”、“骨头软”还是“手上懒”呢?为什么不主动请缨、完成额外的任务呢?
再好的书,也不能代替个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