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市,道边,公园,小区里,最多的树种就是“榆树”了。
在中原大地,榆树都是那么挺拔,那么伟岸。说不上婀娜多姿,起码也算是树中“谦谦君子”了。他身体健壮,枝条柔软有韧性,无论种在庭院,还是院外,抑或池塘边,都是我孩提时无法磨灭的记忆。
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各种花儿争奇斗艳,唯独他,唯独他的花儿是那么不起眼儿,甚至颜色都跟叶子一样是绿色的,没错,就是榆钱儿。
那时候,每每都会爬到树上去摘榆钱儿,揪下一把,直接塞进嘴里,现在回想起来,还会嘴馋,榆钱儿的吃法很多,生吃,熟吃皆可。蒸榆钱儿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食物。
听老人讲,榆树是咱们穷人的救命恩人,在饥荒年代,救了多少劳苦大众的命,青黄不接的年代,把榆树皮刮下来果腹,让多少人挨过了那个年代。
那是老家的榆树,而我此时站在远离家乡的西北边疆看到的榆树,却迥然与他在家乡的样子。
此时的他,没有了老家的伟岸和挺拔,身上满是岁月的磨砺和风沙留下的痕迹。为了抵御边疆恶劣的生存环境,他身体几乎长成了畸形。即使这样,他还是努力的生长着,他没有那些名贵树木矫情。
此时,我想到的更多的是老一代的支边人,他们从全国各地过来支边,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一个个的戈壁滩变成了良田,为全国提供了粮食,棉花,水果,石油。他们不正如这普通的榆树一样吗?没有一代又一代的支边人前仆后继的来到新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就不会有今天这么繁荣昌盛的边疆。
看着这一排排的榆树,我心里默默地歌颂他们,更歌颂这一代又一代的支边人,你们辛苦了,祖国边疆的繁荣昌盛,民族团结是你们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