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黛玉之死(第九十八回)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说明]
这是续作者写到黛玉断气时的话。
[评说]
对句是旧小说中的俗套,它与尤三姐自刎时曹雪芹以“揉碎桃花”两句叹词为比喻代替对三姐死亡形象的具体描写是完全不同的。续书者写黛玉的死,有点象老太婆说见闻——不嫌其琐碎。诸如“回光返照”,“
攥着不肯松手”,“出气大,入气小”,“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浑身冷汗”,“身子便渐渐的冷了”,“叫人乱着拢头穿衣”,“两眼一翻”……也不怕损害人物形象的艺
术美感。如果曹雪芹写尤三姐之死,也写她如何躺在血泊中挣扎、痉挛、喘气、咽气,这能收到什么效果呢?秦可卿、金钏儿、晴雯之死,作者都不正面落笔,“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为写死而写死,曹雪芹是不屑
于这样做的。至于续作者最后让黛玉直叫“宝玉!宝玉!你好……”而怀恨死去,这不但不符她生前向警幻说过要偿还“甘露之惠”的诺言(现在的结局,竟成了“以怨报德”),而且也最终否定了黛玉是宝玉的真正的知己。
与贾政议探春婚事书(第九十九回)
金陵契好,桑梓情深。昨岁供职来都,窃喜常依座右,仰蒙雅爱,许结“朱陈”,至今佩德勿谖。只因调任海疆,未敢造次奉求,衷怀歉疚自叹无缘。今幸棨戟遥临,快慰平生之愿,正申燕贺,先蒙翰教,边帐光
生,武夫额手,虽隔重洋,尚叨樾荫。想蒙不弃卑寒,希望茑萝之附;小儿已承青盼,淑媛素仰芳仪。如蒙践诺,即遣冰人。途路虽遥,一水可通,不敢云百辆之迎,敬备仙舟以俟。兹修寸幅,恭贺升祺,并求金允。
临颖不胜待命之至!
[说明]
这封信是贾政外任江西粮道衙门时接到的。周琼是贾政的同乡旧相识,去年他们同在京就职,后来周琼调至海疆。因过去曾与贾政谈起过儿女婚事,所以现在来书相求。
[注释]
1.契好——友好。契,情投意合。
2.桑梓——桑树和梓树,古代家宅边多种植,后用以作故乡的代称。
3.座右——座位的旁边。
4.朱陈——村名,在今江苏省丰县东南。白居易《朱陈村》诗: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后遂用朱陈为两姓缔结婚姻的代词。
5.勿谖——未忘。
6.造次——冒失。
7.衷怀歉疚——内心感到遗憾。
8.棨戟遥临——指贾政远道出任江西。棨戟,有彩帛套子或涂上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作前导的一种仪仗。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9.申——表达。燕贺——语本《淮南子·说林训》:“大厦成而燕雀相贺。”这里用以表示对新任官职的庆贺。先蒙翰教——先在信中蒙受你的指教。
10.边帐光生——边地的军帐内为之而增加光彩。周琼是武人,所以这样说。额手——以手加额,表示庆幸。“额手称庆”是成语。
11.叨——承受。樾荫——两木交聚而成的树荫。《淮南子·人间训》:“武王荫暍(中暑)人于樾下。”后因以樾荫称别人的荫庇。
12.茑萝——茑和女萝,都是蔓生植物,附于他物上生长。比喻同别人有亲戚关系,有依附及自谦之意。语本《诗·雅·頍卉》:“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13.青盼——爱重。
14.淑媛——犹言“令爱”,指探春。芳仪——美好的仪容。
15.冰人——媒人。语本《晋书·索紞传》: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索紞以冰之上下为阴阳来详梦,说他代阳语阴,要做媒人了。
16.寸幅——简短的书信。
17.升祺——增福。金允——允许。对人表示客气的说法。
18.临颖——提笔写信之时。颖,笔锋。不胜待命之至——盼望答复的谦词。
[评说]
可以想见,续书者在拟此书札时是相当得意的,以为颇有文采。然而,这种骈四骊六的陈腔滥调客套话正是曹雪芹所最讨厌的。
从书札中“仰蒙雅爱,许结‘朱陈’”等话和书中情节叙述来看,探春的婚事是贾政自己找的,所以一议就定。对方是贾政的上级的亲戚,因此还得到“照应”,使他十分高兴。王夫人也说远嫁没有什么不好:“孩子们大了,少不得总要给人家的。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只要孩子们有造化就好。”
宝玉初闻叹春要远嫁时,虽悲分离,但后来“探春倒将纲常大体的话说的宝玉始而低头不语,后来转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醒悟什么?)于是探春放心辞别众人,径上轿登程,水舟陆车而去。”(第一百二回)可是,我们知道《红楼梦曲·分骨肉》中所唱的是“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等等,而续书中做爹娘的根本没有哭嘛!可见,不符曹雪芹原意。还有“判词”也不实了:临别时,连宝玉都“转悲为喜”了,还有谁“清明涕送江边望”呢?这样的“判词”还不是乱判?再说,画册上画“船中有一个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不是也完全画错了吗?因为续书中探春是“放心辞别众人”而去的,何曾“掩面泣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