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毕业四年的小云
2017年,他离开学校成为社会人;
2017年,他面试了二十家公司;
2018年,他为了爱情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
2018年,他淹没在工作中,没了生活
2019年,他经历了公司派系斗争,成了被辞退的人
……
2020年春,可能这个时期对于大部分人都比较难熬,小云亦是如此。他为了女友远离家乡,来到她的城市A,而他女友却因考上了教师去了另一座城市B。因为疫情的影响,当下大多数人都被困在了一座座的水泥牢房里,也许是因为压抑已久,小云也与女友产生了些许的矛盾。无非是那些无法见面,缺少安全感之类的话题,但是却触及了两人的内心。
2021年春,小云看着日历,发现就要到情人节了,往年的点点滴滴也开始浮现在了眼前,他的眼睛湿润了。这一天,小云想了很多...他掐灭了手中的烟头拿起了电话:“我准备离职了,我去找你。”
小云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一般,他不敢告诉朋友自己的决定,还没有学会唱rap,A城的景点还没逛完,自己租的房子也没有到期,吹的牛也没有实现,新出的皮肤还没有买,刚配的台式电脑又该搬走了,还欠了舍友3顿夜宵。他想起了自己的梦想,想起了家乡。
交完辞职信,小云打开了招聘APP,点开了B城,目光却看向了窗外。他突然笑了,现在疫情这么严重,自己又该如何在新的城市中找到新工作呢。他突然有些后悔,毕业当年,为什么没有听父母的话,去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统考呢。
小云最近会面了以前高中的学长阿威,听他畅聊关于体制生活的心得:
阿威毕业十几年之后,他大学同班的同学都纷纷到了或者超过了35岁,同学们最多保持联系的渠道就是班级的微信群。
一个班三十个人,现在已经分散在世界各地了,之所以说世界各地,是因为有一两个同学已经在国外生活。
总体上来说,这些同学还是可以用体制内和体制外来区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三十个人里面,到了体制内的有六个人,其中三个同学在政府部门,三个在高校,机关事业单位,都要算作体制内。20%的同学相当于进了体制内,这个比例有可能还稍高于每年毕业生去体制内的比例。
在高校的是两位女同学,其中一位是本校研究生毕业后留校,而且她本来家就在那个城市,所以留校似乎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阿威学长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他上学期间担任组织委员,和学校的老师、学院的领导关系都还不错,所以当年保送名额就来的很顺利,研究生毕业之后,就成了留校任教的一员。找了家庭比较殷实的同学做老公,目前生活应该是比较好的。
另一个女同学也是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却去了广西一个普通二本高校,具体不知道是教学还是做行政,到现在也没有听她说过结婚的消息,应该已经成了大龄剩女。
另外一个同学老张,是阿威要好的兄弟,一样是考了本校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先是去了一个四线城市的学院,待了两三年后,认识到在学校混,只有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还不够,于是又辞职去考了本校机械专业的博士。
苦读三年之后2016年毕业,再次找工作,虽然进高校的门槛逐年抬高,但是他最终也还是入职了南京某学院,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三年多的时间,老张已经在那里逐渐干得风生水起了。
在政府部门的,是两位男同学,他俩进入的倒是同一家单位,但是进入的时间不一样。
同学A当年毕业后先在一家企业工作了一年多,那家企业对员工比较苛刻,他也感觉不是长久之计,在第二年的时候报考了公务员考试。正好有个单位招考本专业的,他报考之后,进入面试,又凭借有一年多的企业工作经验,就被顺利录取了。
而同学B,也是当年阿威的班长,本科毕业后通过考试读了本专业的学硕,三年之后报考了公务员考试,也顺利考取了和A一样单位的公务员,报到的时间比A只晚了一年,殊途同归,作为同学又进了同一政府单位。
他俩赶上的时间比较好,2008年的时候,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的公务员,还能买到价格低廉的内部房,以不到五千的价格都买到了位置在京郊的房子,解决了在北京生活最大的住宿问题。
十多年过去,他俩也成了单位工作十来年的老员工了,行政级别上仍属于主任科员,收入听在北京的同学讲大概有万把块,这收入在北京应该算是一般水平,但是对于在北京已经有房的他们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在政府单位,只要考进去,那几年连房子都能解决,更别说户口了,他们从考进去的那天起,应该已经办好了北京户口,成为了新一代真正的北京人。
另一位男同学因为家庭关系,回老家地级市成为了一名基层的公务员,工资待遇方面当然比不上在大城市的同学,但是优点就在于离家近,家里的一切事务几乎都可以由家人照料。
平时在群里聊天,他也时常抱怨单位事情繁杂,事情多,时常加班之类的。但是相比之下,稳定的工作环境,仍然算是他的一个优势。
除了以上几位体制内的,剩下的同学全在体制外,包括出国的同学也是,他们可能找到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但做的也是职员的工作。
本来阿威学长那一批同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同学大部分还是从土建工程师这样的职位起步,也有的从开始就选择了市场销售类的职位方向。到现在主要分布在汽车、电器、电子这样的行业里面,而城市则主要在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一些东部城市。
经过十多年的工作,大家忽然发现,班里同学也并没有成为大老板的,甚至连白手起家的小老板都没有,只有一位同学继承家业,算是家族小企业的小老板,大多数成了各自行业或者公司里面的中坚力量。
这个结果竟然和我们当年学校给学生的发展定位很吻合,我们的学校虽然是985,但是实力排名并不靠前,所以感觉当时校方在提办学方针的时候,也不敢提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的精英这样的目标,而只是比较保守地说,让毕业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再回头看看我们班这些同学,大多数成了在公司负责一块的人,无论是设计也好、开发也好,或者是市场也好,即便不是部门领导,也至少是资深或者高级工程师、高级经理。
这样看来,我们大部分同学的职业生涯好像上升地很缓慢,比起搞互联网的那些80后总裁、富豪之类的人来是差的远了。
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像程维、蒋凡那样的人全国也就那么几个,比他们低的副总、总监之类的人,好像也只有在互联网行业内比较多一点,传统行业很少,没必要天天去攀比。
我们当初选择的专业又决定了我们大概率从传统行业起步,比起那些风云人物来,我们同学各个都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是尘世中的一粒尘,除了我们自己,没人知道我们。在35岁的这个门槛上,职场半坡,后面的时间还长,路还要走,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重要的。
小云听罢,若有所悟,却说不出话来。各位看官你们意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