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巴维克的小故事:
“一个农民有五袋谷物,假设该农民是一个理性的正常人,他就有能力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着五袋谷物的用途做一个合理的排序:一袋用来吃饭(效用价值五块),一袋用来当零食张力气(效用价值四块),一袋喂小鸡用来改善伙食(效用价值三块),一袋酿造威士忌喝酒(效用价值两块),一袋用来喂宠物鹦鹉获得快乐(效用价值一块)...假设,这个农民有一天丢了一袋谷物,他会放弃哪一个用途给他带来的效用呢?一定是喂宠物鹦鹉的那一袋,因为拿一袋给他带来的效用只值一块钱。而假设,他不小心又丢了一袋呢?显然,这个时候的他一定会放弃喝酒给,因为这个效用只值两块钱,以此类推...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因为五袋谷物完全一样,所以农民没有办法区分哪一袋谷物具体是用来干什么?因此,当他有五袋谷物的时候,每袋谷物的价值都是一块钱,当他有四袋谷物的时候,每袋谷物的价值都是两块钱,当他有三袋谷物的时候,每袋谷物价值都是三块钱,以此类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东西的价格是由它最后那一个效用的价值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数量决定价格的原因。因为水的数量太多,分到每个人的手上可以成千上万份,而钻石的数量太少,分到每个人的手上可能还不到一份,因此,钻石昂贵,水便宜,SO,物以稀为贵...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当用户获得同样一种商品很多个的时候,该商品对用户的效用会呈现递减趋势。比如,IPHONE之所以值6000块的前提是在你没有IPHONE的时候,如果你有了一台IPONE,下一台IPHONE对你来说可能就只值2000块,或许你把它当做一个备用机,而当你继续拥有第三台IPHONE的时候,它可能就只值200块了,或许你可用它当U盘... 换句话说,当一个市场上已经拥有大量解决某一问题的产品的时候,你再进入这个市场,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比如,违章查询,其结果只会拉低整个行业的利润与用户水平...
在美国,人们之所以积极创新,排斥抄袭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破坏商业秩序,损人又不利己的拙劣行径。同学们,一味的抄袭是很难成功的,腾讯之所有抄袭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三个条件:
1)有大量的用户基础
2)在抄袭的同时有微创新
3)有强大的人才团队与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产品的质量。
随着效用的逐步递减,他最后可能变成一个负数。比如,当你很饿的时候吃一块蛋糕,觉得很爽,这个蛋糕对你来说值两块钱,接着,你又继续吃下第二个蛋糕,感觉还是不错,你认为它值一块钱,而当你吃到第三个的时候,舒服的感觉开始消失了,因为你已经吃饱了,而此刻如果再给你第四个蛋糕呢?恐怕倒给你一块钱你都不会吃它,因为它不仅没有增加你的效用,反而损害了它。IT产品为什么大量免费呢?因为同类产品竞争的结果,随着同类产品变得越来越多,到最后,免费都没人用你的...
甚至你倒给用户钱,它都不见得有兴趣,他还嫌麻烦...
市场是开放的,允许任何厂商自由进出,即便某些厂商采取了恶性竞争手段,只要不违法,没人可以阻止他!现实就是如此,那么,生在其中的我们应该作何选择呢?
回顾庞巴维克的小故事,我们会发现,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本身没法区分。反观市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规律,当大量同质化的商品涌入市场,用户对该商品的估价必然下降,如果厂商不适时调整,其唯一的结局就是价格战,完全的价格战...
为了摆脱恶性竞争的困境,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波特教授为我们指明了两个方向:
1)差异化:改进或创新产品,让它个性明显,质量突出,进而脱离同质化的竞争...
2)成本领先:尽可能压低成本,让竞争对手无利可图,最终赢得价格战...
差异化
差异化不是完全的超越,而是让自己看起来不一样。我们可以在理念上不一样,在文化上不一样,在外观上不一样,在功能上不一样,在内容上不一样,在质量上不一样,在服务上不一样,甚至在感觉上不一样,只要这种不一样用户买账。差异是厂商在用户心里的背书,它只存在于用户的脑海当中。用户认为你不一样,哪怕你看起来完全一样,也是不一样,就是这么固执,就是这么倔强...
那些讨价还价厉害的人们通常都有一个杀手锏,就是拿你跟别人比,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极其残酷的精神之战。如果评比的结果是你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比别人还差,那么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必然大打折扣,而他对你的估值也将迅速降低。反之,如果你的确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且这种不同看起来还挺有吸引力,那么,即便你在其他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或许也将赢得他的青睐。如今这个年代,最怕不是质量落后(因为质量太好,所以我们挂Liao----诺基亚),而是没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