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名老中医的父亲,非常热爱中医文化,八十岁的他,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每天坚持看书,坚持写读书笔记。我一直认为,他是我们家族最爱学习的人,同时,他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中医文化传承者。
今年,我正在践行“中医养生知识10000小时”学习计划。难得父亲来我们家小住,我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学习机会,于是向他请教了很多问题。老父亲特别高兴,看着对中医养生有浓厚兴趣的我,就好像惊喜的找到了一个中医文化传承者(其实,他有一个儿子也是中医生),这不,我刚下班回家,他就跟我说,今晚不下棋了,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备课,晚上给你讲中医的舌诊辩证。我的天,下棋可是他的最爱➕最爱哟!哈哈·····
老父亲打开备课的笔记本,表情非常严肃、非常严肃的说,中医讲究辩证,人的身体状况是多变的,所以要学会灵活运用(我深深的知道,老父亲对待学术的认真、严谨,我快速拿出笔记本,专注听讲)。老父亲继续说,今天只讲中医的诊断学基础中的四诊法,和四诊中望诊的一小部分——舌诊的初步知识。
中医诊断学的四诊
即:望、闻、问、切。四诊互相结合,需要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记住四句话:
望而知之谓之神
闻而知之谓之圣
问而知之胃之功
切而知之胃之巧
(神、圣、功、巧)
一、望诊,指眼睛能看到的一切。包括形、色、神、态。
二、闻诊:包括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如气味、声音、语言。
三、问诊
中医十问: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头身
四问便
五问饮食
六问胸
七聋
八渴
九问旧病
十问因
四、切诊
用手切脉、摸皮肤等等,相当于西医的诊断中的触诊。
舌诊初步知识
舌是五官之一。五官是指:眼、耳、口、鼻、舌。
一、生理学
组织学:肌肉、血管、淋巴、筋膜等等
关联组织器官:大脑、五脏六腑、血管、神经····
功能:味觉器、语言、搅拌、吞咽。
二、病理学
分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
三、舌诊学的重要意义
1、可知八纲之病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辩证方法有八种:八纲辩证、脏腑辩证、病因辩证、气血津液辩证、三焦辩证、皮肉筋骨脉辩证、六淫辩证、七情辩证。另还有体质辩证、五行辩证、病史辩证、科学辩证等等。)
2、可知脏腑病变部位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气、血、精、津液)
3、可知皮肉筋骨脉之病
4、可知三焦之病
四、中医舌诊学基本知识
舌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要学会区别正常与反常(异常)。
1、正常
1)部位:每个部位代表脏器不同区域,作为临床辩证的参考,不是绝对的。
舌尖:心、小肠
舌中:脾胃
舌根:肾、膀胱
左边:肺、大肠
右边、肝胆
2)神、色、形、态
红褐圆润、大小、长短、厚薄、软硬。
掌握一个“适度”。
2、反常
与正常相反,或是相异的地方就是病态。
坚炼苍老为实
浮胖娇嫩为虚
淡白兰黑多寒湿、多瘀
黄红绛紫干、燥多热
3、舌苔
是由胃气上冲,加上细胞、腺体、物质、津液等生成。
1)正常:微微淡白(常说,淡红舌、薄白苔),多少、厚薄、干湿、润滑适中。
2)反常:
从色、形、神、津液辩证
色
白色舌苔:多表、多寒。
黄色舌苔:多热、多里。
灰色舌苔:多湿、多痰。
黑色舌苔:多热、多里,常比黄舌苔程度更重。
形
多少、厚薄、分布是否适当。
如,舌苔最多最重在舌中部,要考虑是否脾胃有病。舌尖无苔,说明中气不足。
神
死:坚炼、不易擦落。
活:容易生、容易脱落。
干:热象,津液少。
润腻滑:有痰有湿(食)。
态
可随着时间变化、擦脱情况变化、部位变化、病情变化。
总结
舌诊是观察舌头的神、色、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舌诊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结语
谢谢父亲深入浅出的讲解!谢谢老一代中医人对祖国医学的热爱、贡献!作为医学世家成长的我,当继续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健康养生,为中华人民的健康做一点点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也,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