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懒惰相对论。越懒越得不到懒,越不懒反而越能得懒。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和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学的时候开小差,工作的时候磨洋工。但是我们往往会发现,其实这样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片刻的,自己所认为的很爽的感觉。我们下意识的以为,上课开小差,什么都不听,脑子不转圈,然后枯燥的时间就会轻松过去,上班磨洋工,什么都不干,放空自己,会感觉时间很惬意。
但是实际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回想想,开小差可能更多的感受是课堂的漫长,遥遥无期的下课铃,无比漫长。于是备受煎熬,坐在教室浑身不自在。工作中,当你不拼劲全力的时候,是否也感觉到身体是更加的乏力,生活是更加的空虚,完全没有劳动的快乐,完全是空虚,是乏力,是哈气连天没有精神,这就是身体懒惰所带给我们的。
反观另一种情况,上学的时候不开小差,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认真的思考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每个知识点,你会发现上课时间变得真的很快。一眨眼就结束了。当你越喜欢做一个事情的时候,当你真正的去专注做一个事情的时候,反而觉得过的很快,但你真的不想做这个事情,想尽各种办法。在逃避他的时候,往往却一直在折磨你,一直在控制,永远无法摆脱它。工作也是一样,当你拼劲全力去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工作量上去了,你也从中的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身体的改变,精神的改变,都是一种改变,而这些比获得的报酬更加重要。
其实你越懒惰你就会越懒惰,身体更加疲惫,思维更加困顿,两眼更加无神,但你越不想懒惰的时候,你就会越不懒惰,你就会越勤奋,就越能把握主动权来说不。所以当你不喜欢一个事情,而且你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就全身心的去做吧,不要带着负面情绪。
然后我们再分析一下精神的懒惰、思维的懒惰。
我们身边都有过这样的人,学生时代学习很勤奋,每天学习很晚,每次去看他都在学习,而且真的是自发的在学习,但是成绩却不是最顶尖的,为什么?
因为他们只是在机械的做题,每天刷题却没有思考,也是一种懒惰,一种固化的懒惰。以为身体上的勤奋就能改变一切,其实是不是这样的。而真正的学习是这样子的。他会思考自己所遇到的知识点,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那样。题这样解行能不能换成另一种解法?久而久之,思维会变得越来越活跃,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变得会越来越强。
积极主动的去生活,去思考,远比偷懒带给我们的多的多。偷懒更多带来的是自己虚构的快乐,其实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反而备受煎熬。
越懒越得不到懒,越不懒反而越能得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