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每当上学的日子撞上了下雨天,我便会在心里埋怨一声。总之,讨厌极了上学时的雨天,因为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撩拨起我内心的自卑,让我无处去藏匿它。
我的姐姐,只比我大了一岁,上小学时,兴许是我有几分聪明,又或许是班主任觉得让我和姐姐同上一个年级,也算是互相有个照应,我也就从跳了级,跟姐姐同一个班上课。从此,小学和高中的走读生活里我们俩每天都一起上学。等到高中时,因为家里没有过多的钱去买两辆电驴让我们姐妹两各一辆。此后,一辆二手八成新的小电驴成了我们每天代步的工具。
下雨天时,姐姐在前面骑着车,我在支着大大的雨伞。风一吹,一晃晃的,再加上小电驴在行进的过程中风会变得更大,我快撑不住伞的时候,伞就一前一后地摇着,很像是在给谁不断地鞠躬行礼。与此同时,我就会叫姐姐再骑慢一点。你要是不巧也在雨天里骑过电动车,大概就能懂其中的狼狈了。可是,即便已经这么狼狈了,等到了教室,还是会发现裤子和鞋子都湿了半截,然后我们只好强忍着湿冷熬过接下来半天的课。
和我们两人的狼狈不同的,我同样走读的同班同学是父母开着小轿车接送的,她们可以在外面即使下着很大的雨的时候,依然浑身干净舒爽地走进教室,没有一丝顾虑地去听完这短短半天的课。那我们为什么不让父亲接送我们呢?事实是,一来父亲干的是体力活,工作时间也紧,每天已经很累了,无瑕街送我们。二来,说来会觉得很愧疚,我们心里其实也不愿坐着父亲拉货用的“大黄蜂”似的大三轮摩托。它真的很引人注目,无论是从发动机里传来的嗡嗡声,还是那亮黄色的车身,坐在它上面仿佛比冒雨骑行更让人难堪。
从小到大,这件事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贫富差距所带来的自卑。它曾让我变得敏感,孤傲,对那些家境优渥的同学敬而远之,不愿多与她们交谈。对于这样的自卑感,我唯一觉得自己值得褒奖的就是,我并没有丝毫怪罪爸妈,反之它还让我越来越懂得他们的难处,越来越理解他们对生活的毕恭毕敬。
可是在那时,这种自卑感让我觉得自己很丑恶,很羞耻,像一个小丑突然间不习惯了观众的嘲笑,却也无可奈何。后来报了离家很远的大学,自己独自一人在外求学,不再局限于那个小城镇以后,我才明白生命远不止钱财带来的体面。我会省下自己本可以拿来买更好一点的衣服的钱去北京、天津或别的地方穷游;把本可以用来买精美的甜品的钱拿去买书看;虽然零花钱不多,但每当看到同学转发的水滴筹也会捐上一些。
就这样,在看到生活越来越多的样子以后,我与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