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于2017年4月某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应曾太太邀请,去到曾氏兄弟的工作空间——位于番禺沙湾的紫泥堂,在园区其中一间法国三喜餐厅的露天场地,观赏了由广州美院硕士导师谭红宇导演的刚斩获法国“第十届国际工艺电影节”文化遗产大奖的电影《师傅》。
这是曾力曾鹏两兄弟专特为着弥补他们的亲友前两个礼拜未能如愿观赏到这部介绍他们二人的艺术成长的纪录电影的遗憾,再度假借这间满溢艺术气质的餐厅,设下午茶招待亲友观影。
春日温暖而炫目的阳光透过枝叶疏影斑斑点点洒在一众至爱亲朋的身上脸上,众人的视线并没有因为躲避阳光的直射而减低观影的兴致,在非常特别的时间观赏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这种史无前例的观影体验反倒激发了众人观影的热情。
整部纪录片以古镇佛山的文化和历史为背景,对曾氏兄弟的从艺之路娓娓道来。导演谭红宇运用国际上讨喜的民俗表现手法,强调说明曾师傅彼时的生活环境对此时作品产生的独特影响,再次验证“越是民族的越世界”这一普世认同的艺术定律。
透过电影的叙述可以体会到,原生家庭、亲情生活对曾鹏作品的创作影响深远。而刨去民俗的表现手法,回归艺术家个人生活和亲情的本身,才可以渐渐挖掘到曾鹏艺术生长的脉络。
我留意到其中一条重要的亲情谱系就是曾鹏的母亲,而曾鹏的外祖父是一位擅长写鱼的画家,相信曾鹏后来做的许多关于鱼的作品都在于此家学的渊源。据曾太太介绍,曾鹏的父母早年就职于广州的人民艺术社。曾父是当年人民艺术社的一位创作人员,五十年代被派遣到佛山的石湾镇进行对民间艺术“石湾公仔”的抢救扶持工作,对这些散落石湾民间的手艺人进行招聚与指导。当年一同下来的,有许多位当今赫赫有名的艺术前辈。作为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每一位都满腹才华,精神焕发地投入到新中国的艺创建设中。最后,工作组完成这项任务返回广州,只有曾父带着一家留在石湾,参加了美陶厂的创建。由此可见,曾鹏是不折不扣的艺二代(或说是N代?)。
第一次接触曾鹏的作品,是个很意外的场合。当时,佛山的新广场还没有被拆除,祖庙的老城区尚未改造为岭南天地,是个新旧并存尴尬共舞的时代。在新广场的一隅,有一处专门贩卖佛山石湾陶瓷的角落,其中陈列着非常多的器皿类的陶艺作品,再有小部分的石湾公仔。这一部分石湾公仔异常夺人眼球,捕获人心,因为这是真正具有佛山地域特点,又能够突破传统满足现代生活审美情趣的陈设品。在新旧交替林林总总的产品的背景中,曾鹏的作品像一股春天破冰的清流,就此与我不期而遇。
至今仍记得那是几个造型圆融的花器,上面笔力拙朴描绘一种极具唐代仕女风格的图形,极简的构图文字,契合现代时尚少即是多的设计精神,令人耳目一新、一见倾心。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个就是曾鹏的作品。到后来,机缘巧合认识曾鹏也纯属意外,是一次被太太带去参观同事的房子,而这个房子的男主人就是曾鹏,由此见识了他更多的作品。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鹏就已经拥有了一方属于他个人的艺术空间。这个艺术空间,是他实施他的生活,陈列他的艺术作品,以及构思创作的地方。他作品的风格彼时已经逐渐成型,特征异常明显;但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位青年成名的艺术家,对人的态度却是非常谦和有礼,与他相处,虽然话不多,却让人感到温暖。有时候,大家对某件事谈兴正浓,他突然会若有所思,游鱼般條然离开,楼上楼下一番遨游查找,再出现时,手里拿着一件他的陶艺小品,大大方方递给人说:送给你……
久居于珠三角的腹地,时世变迁,人潮如过江之鲫变换,二十一世纪的古城佛山,俨然已经成了全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而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物质生活大大影响着精神生活。在个人的人生阅历中,觉得可以把城市里的人,粗略分作两类:一种是凡事以利益为中心,受利益所驱动,以实现他们观念中的幸福标准,一切选择皆围绕此目标,貌似实际的市井人物;另外一种是虽处滚滚红尘中却仍秉持淳朴真挚,在油盐酱醋茶的当下人生中,向往着诗和远方,这类人属于稀缺物种。本文的主人公曾鹏先生就是属于后一种。
本人对于艺术鉴赏之甄选的趋向,必须始于灵感,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作品即人品。先做人,后出品。
“人不诚而无交,心不诚而无品。”说到人品,曾鹏还有一件趣事必须提及,就是他学习古琴的那位老师,也是一位制琴名家,曾鹏的古琴都从他处定制。兴许朋友们为他的琴声所打动,纷纷托曾鹏向这位琴师代为购置古琴。每次曾鹏受托前去购置新琴,琴师也一直给他原初的价格,历年以来如此,从未改变。而物价飞长的今天,曾鹏反而因此渐渐觉得不好意思去为朋友代购,最后唯有不去这位琴师处买琴。作为琴师那一面,不好意思提价,在曾鹏那一面却是不好意思去购买不提价的琴。在当今无利不起早的浮世绘里,这两位古代文人式君子不言利的交往方式,于众生相中显为跳脱而有趣。
与其他拼尽洪荒之力,百寻不得惊世巨作的艺术家们作苦思状之难产式创作生态不同,曾鹏的艺术,在于他生命的承传并生活的撷取,留意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并活化地运用这些细节于作品中,从生活中精细地吸取了滋养其艺术所需的营养成分,把握住人生每一次能够把握的小确幸,以泥土来表达他所有对世界、对受造之物观察的感悟。也就是说,他所要表达的,都是他所熟悉,他所喜爱的……
通过他儿子百川在影片中的口述可以知道:从父亲创作的作品上的人物形象,能知道母亲发型的变化。也就是说,曾太太的新发型会直接出现在曾鹏的作品中。他还评价说:小时候崇拜伯父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写实风格,年纪渐长,才意识到自己父亲的作品堪比毕加索……从曾百川的这段话中,似乎可以嗅到那些在曾鹏的作品表现中形诸其上的某些内在轨迹,似乎找到了能破解曾鹏艺术创作的密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且以古代的形式来表现现代的生活场景和内容。曾鹏正身体力行的实施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宗旨。当曾鹏在这样的艺术高度上面熟练地将日常生活揉进他的陶艺作品的时候,灵感必是源源不绝的。
从他游刃有余对生活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处理上,也令我曾经对艺术家生活的疑惑得到解答且从中收获某种答案。少年时与北京的美术界和摇滚界插肩而过,在那些片段的经历中,看到当年的青年艺术家们,生活潦倒地在进行着各种的创作。凭心而论,这并非我内心所认同的生活方式。因而促使我思考:做艺术的人,是否物质缺乏才会导致精神丰沛?
当我看到曾鹏的生活,这个悖论似乎才有了答案。从展示在他家居的每一件摆设每一件生活用具,皆可感受到艺术之树深植于生活土壤中的庞大根系所能吸取的丰富。这样的活法于我才是正常的生活。因为他不是那种只通过作品来阐述其思想的、人与品无甚关联生活脱节的艺术家,他是更多元的通过他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对宇宙的理解和思考,从而汇聚于他的每件作品。
曾鹏虽然是一个陶艺家,但我更愿意把他归类为生活艺术家。他对各种乐器均有涉猎,甚至是前面提到比较晦涩、难以掌握的古琴,还有埙,等等。曾太太介绍说,他对音乐的把握非常的自由奔放、不拘泥于任何固有的节奏,但弹奏起来却别有韵味。很遗憾,我没能够现场欣赏他的弹奏或演奏。十年前拜访他的家时,不但看到他们家里有钢琴,还有一个非洲鼓。当年这些乐器,都并不像现在这样的热门和流行,那时他就已经在摆弄它们,真可谓生活的弄潮儿。
他生活内容的拓展,不知不觉投射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尤其在环艺设计和大型的装置作品里,他的一些构图中,常常会不经意的流露出节奏感,使人感受到音乐之律动。这也许得益于他对各种乐器的涉猎和音乐的独特把控。
即使是这样,曾鹏却乐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位匠人,正如这部纪录片的片名《师傅》,已经让人回归了艺术的原生态,重新定义了“艺术”的本意。
《师傅》的定义,令许多为钱途而热衷于自贴标签自封名号的伪艺术工作者们汗颜。当今世界,是人人都急于不择手段变现今世的名气为求名利兼收的浮夸世道。为此他们可以象复印机般表演他们批量复制自己的画作,用以证实同一画作多处存在的“真迹性”。沦落风尘的缪斯远远无法赶上玛门(钱财)对人的吸引,何况是在珠三角这个以亿为单位划分富裕阶层的地区,更非个个都能对自我的认知,有一个确切通透的眼光。
敢于这样命名,是对于随波逐流急功近利者的逆行,是对艺术工作者工匠身份的淡定认同。曾鹏通过创作,不断的发掘精神世界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对自己的生命根源的寻求。作品中对中国文人文化以及日本的侘寂文化都有所继承和延续。纵观其艺境心程,似乎在寻找一条通往灵性对话的道路。在探索与完善自我的成长过程中,那些从南粤丰富民间文化的泥土的肥沃供给里所吸收的营养,自然地长出了它该有的形状。
中华文化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人手所能把控的材料有金、木、土三种。曾鹏的作品从最早的土,再衍生木与金,这三样都被曾鹏用来作为表达其意念的材料。当然,五行中不可把控的水与火,于其作品里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就像他的陶艺,成型需要土与水来揉和,曾鹏把所有对生活的爱,借着水,一遍又一遍的揉进到这个作品里。然后于其上涂描需要的釉色。而颜色和泥土要兼合为一体,必须经过烈火的淬炼。
这一过程暗合赵孟頫夫人管道升那首《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也许这才是这个纪录片中借访问曾鹏身边人,通过各方面的阐述,令人更深层的去体会、领略这个家庭的一种深层次的爱。纪录片《师傅》所塑造的,不但是影响他艺术成长的生活,更是众人所艳羡的幸福感,这种可触摸到的幸福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而曾鹏作品中所蕴含的这些幸福感,是可以被购买者带回到千家万户,成为众人的精神慰藉。
所谓的工匠精神,个人以为就是把平凡的生活,进行极致描绘的叙述,带人体验一种似乎熟悉,却又遥不可及事物的审美经历。曾鹏在这方面,熟稔而完美地实践着,他亲自向人们展示一幅不急不躁、脚踏实地的从艺者的生活图景,正如一位旷野中的守望者,默默地守护着他的精神家园。
在一次的拜访即将结束时,曾鹏将一块成品打开给我们欣赏,是一块鱼形的镜子,他告诉我说这是某酒店的定制产品。我印象中他以鱼为题材的作品众多,从最初的陶艺,到船木的,再到他铁艺巨大的鱼,鱼的形象,淋漓沧桑并富有装饰感,吸收了非洲的木雕艺术,还有西班牙岩画的鱼造型。
面对无边无际的茫茫人海,人们期望象鱼般自由地游弋,现实与理想总是不断产生冲突,现实的自由是相对的,含示妥协让步与被侵蚀的可能。这就需要丰满坚实的鳞片的保护,避免被高浓度盐分的海腌制成咸鱼,好在这俗世洪流当中不但能够独善其身,还能激流勇进,也许这才是艺术家们借着他们的作品,给对现实的不满所产生的生活在别处之向往、充满矛盾与割裂的世人当有的启迪?
20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