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亲共受猜忌,朱德劝他必要时骂骂八路军
在辽沈战役中,有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在东北明显不保的局势下,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却一再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就是不从沈阳撤兵锦州。
按照当时的局势发展来看,把东北的兵力撤到锦州与华北的傅作义集团连在一起,阻止东北野战军进入关内是当时最为明智的选择,这也是蒋介石积极要做的,又是毛泽东极力要阻止的。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战将,相信卫立煌不会看不到这一点。虽然从沈阳撤兵锦州,沿途会受到东北野战军的围追堵截,损失巨大是肯定的。但以当时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实力,如果全力突围,东北野战军要想把他们全部留在东北也是做不到的。
一旦东北和华北两股国民党军队合流,就可以封堵死东野进入关内的通道,同时可以派出有力部队进入山东乃至于中原战场,这将对解放战争极为不利。因此,毛泽东才极力避免这种不利局面的出现,也是辽沈战役为什么要先打锦州的原因。
可卫立煌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这根本就不是一位沙场宿将应具有的战略水平。
那卫立煌为什么会反对撤兵东北呢?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
卫立煌两次被蒋介石排挤出核心圈
1941年1月,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卫立煌上将被革去了上将军衔,同时被免去了河南省主席职务,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这次免职,意味着戎马一生的卫立煌被彻底剥夺了军权。
作为一位战功显赫的上将,卫立煌究竟做了什么触怒蒋介石的事了?
其实,这也很简单!能够触怒蒋介石,使其做出这种事情来得仅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卫立煌和共产党八路军走得太近了!
卫立煌,字俊如,陆军二级上将。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卫立煌一向以勇猛善战著称,被称为“常胜将军”。
在一般人看来,卫立煌从做团长时就跟随蒋介石亦步亦趋,步步高升,应该对蒋介石感恩戴德才是,但卫立煌自己却明白,自己永远也成不了蒋介石的心腹。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非蒋介石嫡系,属于嫡系中的“杂牌”
卫立煌虽然出身孙中山的卫士,和蒋介石一样都终生以孙中山的信徒自居,但是,卫立煌却没有在黄埔军校干过,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别看卫立煌一直在中央军内任职,但无论是受信任程度还是升迁速度都远低于和他资历差不多的刘峙和顾祝同等人。
1926年,卫立煌被蒋介石提拔为第一军第14师师长,同时被提升为师长的还有第2师师长刘峙和第3师师长顾祝同。在1926年末的“龙潭大战”中,卫立煌率部拼死血战,击退了孙传芳的联军,在保卫南京的战役中立功颇大。可在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卫立煌却仅仅被任命为第9军副军长,而那没有战功或立功甚少的刘峙却被提升为第1军军长、顾祝同被提升为第9军军长,这就使得卫立煌极为不满。
卫立煌到不一定非要争这个军长之位,而是感觉到不公平。凭啥我拼死血战,最后得大功受上赏的却是那些无功之人呢?
这还不算,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卫立煌第一个率部杀入了鄂豫皖苏区,并获得了以“立煌”二字命名一个县的“殊荣”。按照这个战功,卫立煌自认为定可以获得安徽省主席的位置。因为顾祝同此时已经担任了江苏省主席,刘峙也已担任了河南省主席,自己的功劳要大过这二人,这一回,这个安徽省主席怎么也该轮到自己了吧。
可是,令卫立煌大失所望的是,安徽省主席的位置却被蒋介石许给了吴忠信,而自己则被蒋介石先后调到鄂东、皖西和江西当“清剿”纵队司令。按照卫立煌的话来说,“仗打赢了,全是别人的功劳;仗打输了,全是我的责任”,为此,卫立煌在一气之下脱离了部队,回南京了。
这次脱离部队对于卫立煌来说极其危险,因为蒋介石已经准备要撤掉他14军军长职务。可是由于第19路军的“福建事变”给了卫立煌缓冲的时间。
在“福建事变”中,卫立煌被蒋介石任命为第5路军总指挥,在迫使19路军接受改编中立下了大功。蒋介石也认为,不应过于冷落卫立煌,就趁此机会提升卫立煌为中将加上将衔。
抗战全面爆发后,卫立煌担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9年1月,卫立煌升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在抗战时期,第一战区所辖的范围最广,防区跨及6个省;兵力最多,全盛时期,兵力高达110余万,这是卫立煌自从军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
按照惯例,战区司令应该兼任战区司令部所在省的省主席,第一战区的帅旗插在洛阳,由此卫立煌认为,自己兼任河南省主席应该是无疑的。可是,也不知蒋介石是如何考虑的,这个省主席的任命迟迟未公布。幸好卫立煌的妻子朱韵珩女士和宋美龄是同学,就在宋美龄给她报喜的时候说了一嘴:俊如说了,先不忙着去,还是等当上省主席再去。
俗话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以宋美龄的聪明劲,她岂会听不明白朱韵珩的话外之音?
果然,还是枕头风好使。不久,卫立煌就被任命为河南省主席。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例使得卫立煌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自己再怎么卖力,蒋介石也不会把自己当作心腹对待。但是,卫立煌也离不开蒋介石,他出身贫苦,要想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必须要和蒋介石捆绑在一起,这也是他屡经蒋介石打击,仍然和蒋介石共同进退的原因。
其二、卫立煌的政治态度模糊且大胆
卫立煌的政治态度是很模糊的。他一方面对蒋介石大肆“围剿”红军的做法不感冒,对共产党抱有同情,但在另一方面他又在与红军的作战中非常卖力。这种举动是很反常的。因为按照一般的逻辑,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将领,要么对红军心怀同情,对“围剿”一事出工不出力;要么是对红军满怀痛恨,下死力气去“围剿”红军,像卫立煌这种内心怀着对红军的同情,又下死力气去“围剿”红军的仅有这么一例,这也充分说明了卫立煌的政治态度是模糊的。
卫立煌的政治姿态又是胆大的。到了全面抗战时期,在他了解了共产党八路军的政治主张后认为,只有共产党八路军是真心抗日的。对于这一支缺衣少穿,武器弹药缺乏的部队,最好的支持就是提供物资。因此,在1938年4月,他假道延安到西安之时,就大笔一挥,拨给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枚。这还不算完,在这批物资就要起运之时,卫立煌又临时加上了180箱牛肉罐头。这笔补给是整个抗战以来,八路军所获得的最大一笔补给。
这个举措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是唯一的一例,可谓天胆。
果然,卫立煌在事后受到了蒋介石的责难。但卫立煌面对蒋介石的责难并未畏惧,而是慷概陈词,他认为,只要是抗日的队伍,都有权利获得补给,既然国民党其他部队都能获得此项权利,八路军为何不能?而且自己身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有权力对自己下属的部队进行补给,这属于自己权限内的事情。换句话说,卫立煌反而是在责怪蒋介石越权了。
如果说,单纯这一笔补给还不能使蒋介石对卫立煌怀恨在心的话,那么,在1940年的2~3月间,由著名的“摩擦专家”朱怀冰发动的反共摩擦事件中,卫立煌在八路军对朱怀冰部发动反击,朱怀冰求援的时候拒绝援救就使得蒋介石对卫立煌心怀恶意了。
况且,蒋介石的两员大将蒋鼎文和汤恩伯始终在虎视眈眈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宝座,巴不得卫立煌出事。
对于卫立煌的处境,朱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利用开会的机会见到卫立煌时就劝告卫立煌,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说几句八路军的坏话,骂几句八路军。这毕竟是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延安方面是不会在意的。
可卫立煌却表示:
他宁可保持缄默,也绝不会骂八路军。
终于,在1941年底,卫立煌以不坚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罪名被解职。
但卫立煌毕竟是一员战将,总留在后方赋闲也是一种浪费。蒋介石之前剥夺卫立煌军职的目的就是想要卫立煌“反省”一下,并不意味着要把卫立煌一棍子打死。因此,在1942年远征军第一次出征的时候,蒋介石就有意向让卫立煌出山担任远征军司令官。可是,由于戴笠向蒋介石告密,说是卫立煌在重庆期间,与八路军办事处交往甚密,在政治上不可靠云云,气得蒋介石撤销了任命。
可远征军出国作战失利,蒋介石只得重选远征军司令官,这次,蒋介石选了陈诚。可是,陈诚却是个出了名的“尖头”,精明得很。他知道远征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指挥混乱,一支部队的指挥层次太多,而且中英美三方都能指挥,率领着这样一支部队出征,战败的几率很大,因此,陈诚就以胃病为借口请辞远征军司令一职。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再次找到了卫立煌,让卫立煌率军出征。
卫立煌也不负所望,他率领着远征军终于打通了滇缅公路和驻印军会师,在国内、国际上赢得了极大的名声,其本人也一跃进入世界名将的行列。
但蒋介石对卫立煌是既用也防,在远征军获胜之后,蒋介石提升卫立煌为陆军副总司令,看似提升,其实还是剥夺了卫立煌的军权。
第二次被蒋介石核心利益集团排挤,使得卫立煌对蒋介石的不满达到了极限,他曾对心腹说道:将来我有了兵力,非把这个不讲信义的人搞垮不可!
这句话似乎能给本文开头描写的卫立煌坚决不肯从东北撤兵锦州做出注脚。
卫立煌再次接替陈诚,到东北去做一个“替罪羊”
抗战胜利后,卫立煌因为心内不快,就以出国考察为名淡出了军界。
1947年10月,正在法国巴黎的卫立煌夫妇突然接到了蒋介石的加急电报,要求其立即结束考察回国。待到卫立煌急忙赶回国之后,接到了一项任命,那就是立即奔赴东北,去接陈诚的班。
去接陈诚的班,卫立煌很不情愿。因为就连卫立煌第二位夫人韩权华女士这位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都知道,东北的大势已去,现在让卫立煌去接陈诚的班,明显的就是去背“黑锅”的。
于是,卫立煌婉拒道:
辞修(陈诚的字)已在东北,驾轻就熟,现在换人恐怕不好。
蒋介石此时终于说了一句实话:
他要是胜任,我就不借重你了。
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陈诚虽然有其优点,如知人善任,能够听得进别人意见等,但是缺点也很突出,那就是抓军权绝对是好手,但是指挥大战却非所长。在内战中,他一次瞎指挥山东战事,使得国民党在莱芜战役中大败亏输,最后丢掉了济南;后又在东北假借反腐为名大行扩充实力之实,终于把东北的军心给搞散了。所以说,在1946年下半年陈诚赴东北之后,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战事急转直下,终于无法收拾。
见大事不妙,陈诚又故技重施,采用了在1943年装胃病不担任远征军司令的老办法,又开始在东北装起病来。可如此一来,卫立煌就又成为了他的“救火队员”和“替罪羊”了。
其实,蒋介石派卫立煌到东北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其一、卫立煌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能够服众。之前的熊式辉虽然资历颇深,但仅是一个军事理论家,指挥作战非其所长;杜聿明虽然指挥能力很强,但资历不够。因此说,熊式辉和杜聿明仅能搭班子配合干活,却不能独当一面。
陈诚的资历虽然够了,但是指挥能力,尤其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极差,以至于黄埔一期的郑洞国听说陈诚要来东北,竟然要称病离开。
而卫立煌则不同,他不仅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还指挥过远征军这支全副美式装备的军队,见识过最新式的战法。最重要的是,此时在东北的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和廖耀湘以及其他将领都是他当年在远征军时期的部下,指挥起来会得心应手。
如果说,在东北内战爆发之初,蒋介石就把卫立煌派到东北,东北绝计不会打成这个样子。而如今,东北的战局已经日趋明朗化,即使把卫立煌派来也无济于事,充其量就是能够缩短一点被击败的时间而已。
果然,在卫立煌赴任不到10天,林彪就发动了辽南战役,东野连克辽阳、鞍山、新民和营口,阻断了沈阳国民党军队退往锦州的道路。
此时蒋介石慌了神,马上命令卫立煌放弃沈阳全军撤往锦州,可却遭到了卫立煌的反对。
卫立煌为何坚决不从沈阳撤兵,原因至今成谜
严格来说,蒋介石命令卫立煌撤往锦州的策略是正确的。在明知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保存更多的军队才是上策。而且,由于营口港口和北宁线铁路的丢失,使得国民党往东北运送给养仅能依靠空运。50余万大军仅靠空运支撑,南京国民政府此时已经是山穷水尽了。
可是卫立煌却并不这么认为:
首先,蒋介石给卫立煌的命令就是要守住东北,现在自己没来几天,就要放弃。按照蒋介石的一贯做法,将来放弃东北的罪名还是要按在自己头上。
其次,要放弃沈阳,首先就要把驻守在长春、永吉和四平的队伍撤下来。可是,他们能撤下来吗?最大的可能是被歼灭在撤退的途中。到那时,自己就要受到国民党内部的严厉抨击,蒋介石到时是决计不会为自己说话的。
最后,时局可能会有变化。即东北是国际观瞻之地,美、苏两国都对这块黑土地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一旦两国发生冲突,即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那东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鉴于以上三个观点,卫立煌坚决不肯撤兵。不仅如此,在东北各地国民党守军纷纷求援的时候,卫立煌也不理不睬,坚决不肯赴援。就这样,东北国民党军驻守的大小据点被东野像拔钉子一般一个个拔掉,最后仅剩下沈阳和长春两座孤城了。
没有任何证据此时的卫立煌已经和共产党有了联系,没有任何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支撑来解释卫立煌为何坚决不从沈阳撤兵。他的三个观点仅是出于臆测,并非必然成立。仅凭着三个臆测的观点就拒不执行蒋介石的撤兵命令?这很牵强。
于是,东北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又非常不可思议的一幕,蒋介石一而再,再而三地命令卫立煌撤兵,可卫立煌就是不为所动,既不撤兵,也不救援,就是老老实实待在沈阳不动如山。或许卫立煌仍然抱有着一丝幻想能够守住沈阳,但事后证明,正是由于卫立煌的不撤兵,才使得国民党50余万精锐部队被消灭在了东北。
究竟为什么?原因至今成谜!或许是“将来我有了兵力,非把这个不讲信义的人搞垮不可!”这句话在起作用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