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姑且可以看作22岁了。大学已经悄无声息的过去几近三年,似乎是该在无聊的日子里写点什么,或许是因为最近做课程设计码字码上瘾了,也或许是某位昨日还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明星突然陨落,又或许是又到了学期结束······总之,写东西的理由太多了,也找不出特别合适的,但是感觉哪个都可以用来回答自我的追问!
三年来,恍恍惚惚,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深刻值得在心底挖一片空地来埋藏的记忆,过去的岁月似乎如一缕青烟,顷刻散去,不留下半点痕迹。可能是我太不把生活当生活,不把青春当青春,总是给自己一个脱离实际的理由,可是浑不知自己已然骗了自己无数次,剩下的,多的是日子,少的是挫败。
“大一”这个词语总是会被那些快毕业或者毕了业的同志无情的披上懵懂、清纯或者年少无知这样类似的词语,不知道是为了衬托自己当下的成熟还是嘲笑过去的那个自己。对我而言,这些词语全然失效,不是我比别人在那个阶段成熟,也不是我不屑于去理会这些在一些人看来无关痛痒事,而是我感觉自己就不在那个阶层中,我的认知中自己似乎没有资格去谈这些,甚至连想法都是半片。但是我总是有权利去过我的生活的,不然我还有什么理由活在这个世界。
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乡村来到这个听了无数遍却几乎从未涉足的城市,不知是该有熟悉的亲切,还是莫名的陌生。可能对我来说,上大学最兴奋地事是能认识来自全国各地人儿,因为我一直比较关心这个神奇的世界,其中不同地方的人是我的关注点,我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除了我之外的他们每天都会做什么,想什么。我真的很关心这个事,因为我一直有一种对生命或者说世界的好奇。这种好奇对我来说是有趣的,最起码我在精神上是充实的。
因为来自小乡村,总会带着被人们普遍认知的自卑还有所谓的淳朴。简而言之,就是没见过世面,也确实是这样的。我一个农民的儿子,会知道什么?穿的是刚好可以不被认作贫民,喝的是让人难以区分身份的宿舍大桶水。慢慢的我会不在意的发现这些同学之间好像只有自己最穷最无知,莫名的自卑像紧箍咒一样紧紧套在我的心里,无法摘去。同学的炫耀只会成为咒语,让我隐隐作痛。
生活不会戛然而止,至少他还得按照一定制度正常的持续,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脱离制度的约束,那时候恐怕面临的只有无法承受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