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应
什么是霍桑效应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时,往往会刻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言语表达的效应
霍桑效应的起源
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支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来效率一直未上升 [2] 。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2] 。
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2] 。
带来的启示
人一生中会产生很多的不满或者需求,但是这些需求并不一定都能被满足,不被满足部分的意愿或者情绪,切莫压抑,而应适当的宣泄出来,这对工作或者身心都有好处。
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运用霍桑效应
生活上
关注身边的人,多倾听。
- 回到家,问候婆婆是不是累啊,臭屁哼有没有调皮捣蛋
- 问老公,工作累不累,有没有不顺利的地方,客户跟进情况怎么样
工作上
关注团队的质量保障部分工作的情况,实时反馈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