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八年级后的第一次线下家长会,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40天后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触手可及的九年级,蓄势待发而来的中考,无一不在警醒着家长们悬挂着的那颗焦虑颤抖又无助的心。
校门打开的那一瞬间,人潮汹涌而上,看着熙攘的人群中窜动的人头,望着眼前过往的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面庞,多少家庭就有多少孩子正在面临同样的煎熬,你不努力,总有人在努力,总有人比你更努力,家长不易,孩子也同样艰辛。
坐在孩子的座位上,逐字逐句看着孩子写的期中考试分析,认真且细心地记录这每个学科的失分情况,总结了“意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认清了自己,明白了问题在哪里,成绩就是为此付出的代价”。
虽然问题根源梳理的笼统,但看到孩子那句:“接下来,我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彻底改变自己,戒骄戒躁,认真学习”,我还是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大人般的语气和架势,很憨直很热血,虽然认识有些片面浅薄,但态度值得肯定!
等候开始的功夫,我拿起笔在他的分析下面写上了这样的问句:
希望可以引发孩子的深思,1.Why?为什么?(目的)2.How?如何做?(方向)3.What?做什么?(执行)
1.语文作文因为什么跑题?什么原因?
2.数学大题时间不够用的原因是什么?
3.英语失分点是什么?哪个知识点薄弱,什么原因造成的?
4.物理会的知识点做错,根源是什么?大题失分的原因?
5.政治历史学科,是自己学习态度敷衍?知识点掌握差?平时花费的精力有多少?
6.生地学科,中考不考高中会考,敷衍应付课堂,既花费了时间又虚度了光阴....
班主任老师简单介绍了中考分数段和报考高中的情况,第一批次高中为省级示范高中,一本录取率50%,第二批次高中为艺术特长类高中,一本录取率5%,第三批高中为民办高中,费用高录取率极低。学校年级前50有可能冲刺第一批次高中,大小三甲失分在30分以内,只有年级前五有望冲刺大小三甲,同时提醒家长此刻起为备战中考做准备,给孩子办身份证,注重引领和培养孩子的初三现象:有榜样有目标有动力有氛围。
比对下孩子写在考试分析上面的年级84,哇哦,距离有些远,空间也很大,小伙子尚需更努力。
随后听物理老师分享了学习物理的三个关键点,物理思想,语文表达,数学运算,落实到实际学习中就是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程度掌握,重点难攻破,再延伸到实际课堂上就是课堂笔记的整理记录,习题试卷的讲解批注,薄弱知识点的巩固就加强。翻看了孩子的物理课本和习题,细想下来孩子只有三个关键点的常识,接下来的落实和实操都是虚设,没有一项是及格的。这也就是物理成绩的根源了。
会后通过跟班主任李老师和物理周老师的交流,对孩子的整体表现有了一定了解,课堂犯困、注意力不集中、乱说话,是个好苗子,但总是自满自得。总体来说就是:聪明有余,踏实不足。
老师也分享了班级孩子的一些常见表现,希望家长和孩子进行对比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男女同学交往,关注孩子回家时间、手机频繁聊天、男生戴皮筋等现象。
2.上课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家长尽量接送,禁止孩子骑电车和摩托车。
3.晚上作业完成时间,上课犯困、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过于活泼爱说话现象,要养成早睡早起午休的习惯。
4.学习上骄傲自大,对自己要求低,且为一点儿成绩沾沾自喜,容易满足。
5.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说的好,但落到实处就松懈。
6.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死记硬背,不懂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遗漏知识不能挤压。
7.青春期孩子多沟通多陪伴,发展积极的兴趣爱好,如:阅读、运动。
8.引导孩子正确的攀比心理,树立好榜样,比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人际交往的处理等。
9.控制手机使用,最好禁止,宝贵有限的时间应该花费在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的事情上。
10.有问题及时跟老师沟通,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共同携手,助力孩子顺利通过中考。
手机,只是可以让我们一时舒服麻木,知识却可以带给我们无限的欢喜和舒适,所以,我们要学着跟暂时性的舒服告别,从大人做起,影响孩子。
如果要收获我们喜欢的结果,通常要走我们不喜欢的道路。
2021.4.30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