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干什么事情,都想问问我,都想跟我说。“赵老师,拖把放哪?”“赵老师,水没了怎么办?”“赵老师,储物间好乱”。。。。为什么你自己不想办法,为什么你不主动去做。
餐厅吃饭,8个人一桌,放馒头的盘子永远在一个桌上,孩子们来到餐厅看到盘子在哪,也不会主动放到中间,隔得远的那桌的同学,站起来去拿馒头,小胳膊短一些,拿不到,他就会绕过一个同学去拿,这个被绕过的孩子宁可难受的低着头让他去拿,也没想着伸手帮这个孩子拿过去。。。看着这一幕幕在我眼前呈现,天呐,我的孩子们怎么了?是我管的太严,怕我熊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还是本身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我的孩子怎么变成一点“眼力”也没有的样子了。我开始反思我教他们的方式,我的说话方式,我给他们出的好主意,最后都带来了什么效果。
我的规定太死板了,限制住了孩子,不让他做这个,不让他做那个,不可以做的我说的太多,孩子可以做什么,我却没有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指导。孩子现在有思维能力了,但是必要的明确指导还是必须的。
不单单是从我的角度,同时考虑到家庭教育,有些事情还是要放开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拿主意,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