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设计保障学者追求真理

      如材料所述,近些年部分学者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本质,我们需要用制度设计保障学者追求真理。

      功利之风的蔓延对个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伤害。当学者心不在于扎实做学问,而在于浅尝辄止、不顾质量、只求数量获得高额的学术回报时。由于社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如果踏实做学问的学人被驱逐,不仅不利于科学研究的进展,还会破坏学术氛围,进而阻碍社会的进步。

      探其根源,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部分学者缺乏对社会上各种诱惑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为了名、利、权而折腰;另一方面,学术造假成本低,而收益很高。就算造假者被揭发往往也只是“罚酒三杯”。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学者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且不说有些研究项目耗费时间与金钱成本之多,还面临着巨大的失败的风险。如果政府待遇保障不够,有些学者甚至基本生存条件都无法得到满足。当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时,部分学者难免会偏离追求真理的轨道。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严格的制度和法律作为坚实的后盾。一方面,加大学术造假等现象的违规成本,使得部分学者意识到心存侥幸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增加学术研究的基金。与此同时,给予学者更多的待遇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者可以潜心研究,而不必为了金钱发愁。当学术造假行为得以重罚,而追求真理得以激励,能够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追求真理。

      部分学者学术造假固然令人痛心疾首。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如果学者的物质条件保障不够,很难用道德说教去改变这种现象。因此,我们需要用制度设计保障学者追求真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