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平素爱好出去走走,渴望钟情于山河壮美,偶尔也会憧憬丹楹刻桷的楼阁,扶着雕栏,沿着石阶一步一步走向高耸入云的楼顶,而后凭栏远望天边的晴空万里,云蒸霞蔚。伫立许久,脑海中顿时浮现旧时过客凭栏望远,举樽对饮的画面,倚靠着清风徐来,聆听着细雨蒙蒙。随着渐想渐深,不妨品味一遭楼阁与故人的不解之缘,俯揽苍茫辽阔间的前世今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年轻气盛时的李白曾励志行遍天下,将大唐之山河湖海尽收眼底,故而山寺危楼也常常会成为他驻足停留之地,夜色阑珊时登上百尺之高的楼阁,望着触手可及的星辰,心中无尽的都是喜悦与向往。然身临如此晴朗而清寂的夜空,再多的欢畅也不忍一吐为快,唯恐惊动了神仙的逍遥,破坏了瑶池的平静。不管在人间迷恋了多少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碧空之上的星河云汉,不时地在幽幻中牵引着他,梦中的会客与造访不知依稀记得何许。在他眼中,漂泊半世浮生后独有登楼倚栏,仰天长叹,以酒纵情,以月为宿,方无负此生风流。
依稀记得牙牙学语时常常吟诵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曾为孩提垂髫的自己,日思夜想会有那么一天,亲自来到梦寐以求的鹳雀楼,一座洋溢着诗意与气势的名楼,和当年意气风发的王季凌一样,登临拔地凌空的这座千古名楼,昂首可遍观依偎在重峦叠嶂的日光彩霞,俯身可尽揽奔腾入海的九曲黄河,为了将神州大地的名胜大观一览无余,为了追求高深莫测的自然境界,不禁加快脚步,更上一层,以满足对天地间每一片风光旖旎的渴望。这世上最美的风景,哪一处不是在千辛万苦的寻觅探坊之后在最深的境地里遇见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愿追寻数不尽之春去秋来,良辰美景犹亮丽如初。
PART 2
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已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忧国忧民的杜子美亲眼目睹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山河沦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痛欲绝,为躲避战乱,只得客居天各一方的锦官城,在“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后的片刻喜悦后,吐蕃入侵的战火再一次将国家社稷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他心中仅存的一丝安慰也一扫而光,怀着万分沉重的堪忧登楼远眺,眼前的锦江春色,玉垒浮云并没有让他找回曾经的愉悦,原本哀伤的心灵变得更加哀伤。要知道,“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的盼望虽然始终没有破灭,可叹大唐已是离日薄西山愈发愈近,当朝君王唐代宗居然和当年的蜀后主刘禅一般,消极懈怠,不理朝政却空居祠堂,享受香火供奉,而他自己只是落得报国无门的困境,是为可悲可叹。此番登楼,有感于古人之怀古伤今,其感时伤世一言难尽。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早在三国孙吴时期就于夏口城修建,自晋朝以来,黄鹤楼的观赏价值与文化底蕴与日俱增,同时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的美誉。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行人过客于此吟诗作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为黄鹤楼增添了几分神话般的色彩。“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遍寻黄鹤楼也许会找到昔日仙人的足迹,听见黄鹤的鸣声,怎奈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在空中悠悠荡荡的白云。尽管晴川汉阳的树茂林盛在鹦鹉绿洲的草木繁荫映衬下引得无数登楼之人心旷神怡,然“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流离愁苦依然使远在他乡的游子沉浸在漫长的故乡深情中。以登楼之举目望远,将心中所思倾心感慨,但逢楼阁总有古人的吟咏作叹,总有往事的回味无穷。
PART 3
如果说唐诗中的楼阁焕发着磅礴宏伟的气势,那么宋词中的楼阁则别有一番柔情似水的婉约。不仅蔚为壮观的名楼胜阁在诗章中巍然耸立了多年,精巧别致的小楼雅阁也常常留住于笔端的轻描淡写中。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暮春往往是感怀与哀伤的时节,在阵阵清凉的寒意中独自走上小楼,望着拂晓仍未散尽的阴云,只见飘零无定的飞花随着消逝的春光淡出视野,丝丝细雨使原本忧愁善感的心更加伤痛。屏风上刻画的淡烟流水,流向幽深的那方,岁月荏苒间已是空留寂寞。闲愁的忧困与凄寒,于小楼中盘桓了不知何许时日。
陆游年少时有过意气风发之神采容光,对收复失地充满希望与热情,但是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使他一次又一次破灭了梦想,甚至百姓们也沉迷于“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偏安一隅,无可奈何只得在淡薄的世味中过着清闲而又苦闷的日子。“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独居小楼的安逸不过一梦南柯,京城的繁华也如同烟云浮尘,尽管春雨贵如油,为万物带来甘霖与生机,而对于他这般郁郁不得志之人来说,再美的景色也只会加重难以解脱的哀情,百无聊赖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还能缓解一下忧难。
曾几何时,夜深人静后只身缓缓走入梦中的楼阁,携同身影共望天边的明月,在风雨凄凄的夜色回首遥望古人与楼阁的深情过往,去感受楼阁独有的风流韵事,一俯一仰间遍望天地之大观,让“独上危楼听风雨,举杯邀影念旧情”的怀想化为楼阁的一抹点染,化为与楼阁注定的情缘。
千古楼阁,一生所望。
By 文小琴
小编 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