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指责是自己的一场修行
古语云:“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
为人处世,怀一颗宽容的心,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人生之路也必然越走越宽。
王阳明有位朋友就常常生气责备他人,王阳明告诫他说:
“学习应反身自问。
如果光是责备别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
如果能反身自问,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
深以为然。
我们在看到别人做事时,也总会习惯性地找漏洞,甚至会毫不留情地指出:
“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应该是这样的……”
以此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见解,却未曾想自己也有要向别人学习的地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想一想如果自己平白无故受到他人的指责,你会作何感想?
做人做事应当明白“语之用与害”。
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在于他懂得自我反省,自我超越。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并不伶俐。
可是后来他担任了美国驻法的大使,成为一位极有手腕、待人处事都很有技巧的人。
他曾表示自己成功的秘诀是:
“我不说任何人的不好,而说我所知道的每一个人的好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任何时候,都不要轻看别人。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遇事能忍是大度,遇事能静方为德,气不顺时,学会静心守嘴才能少生遗憾。
众生皆非完美无暇,是人就难免会有缺点。
懂得对他人口下留德,也是给自己积福。
真正有智慧的人,给别人留有台阶,更是给自己留有退路。
愿你在自己存在的地方,成为一束光,照亮世界的一隅。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