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还有一个月就结束了,六月应该是战斗力最满的一月,难以抽出时间去反思。(虽然时间总可以挤,唉!无奈那糟心的考试周)
回顾这学期,貌似读了很多书(相比于上学期),实际上一本都没有完整的读完!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贪欲的体现。很多时候,总是希望做更多事,好似自己有超能力一样,拿自己来说,渴望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又想去发论文、还想考各种证。所谓超能力不过是个人的幻觉罢了,不知从哪里来的自信,殊不知能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好已不易。
大多数人,只要还尚且有那么点上进心,都不缺乏野心或者动机,他们会在年初或者月初制定一大堆计划,然而快到截止日期才发现完成的寥寥无几。这样的情况估计你我都不陌生,很多人把它的症结归因为缺乏自律,于是什么“你与成功人士的差距”等等标题党就出现了,不可否认总会有某些大神的存在,一年365天作息规律的如同机器一样。但绝大多数都只是普通人,有着常人的惰性、会偷懒、会为自己找借口!因此仅仅把问题用缺乏自律四个字概括我觉得实在太过宽泛了!就好比我问你为什么我最近总是头疼?你却回复估计是生病了。这两种效果没什么差别,反正就是说了等于没说。
个人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制定的计划很难完成,根本原因就在于太有“野心”了,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实干家”,现实是最后都成了“理想家”。制定计划的时候发现时间真的很充裕,于是写下很多,早晨背英语,上午✕✕✕,中午✕✕✕,睡前✕✕✕,现实呢?当你发现你有一件事情未能如期完成时,灾难便开始,有了第一次,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之后的每一次都变得十分容易,甚至你连点愧疚感都没有,自此这份计划就丧失了它的效力。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鲜美的粥,这话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
回想一下自己制定计划的过程,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太高估自己的能力。若是我们一次只认真并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例如如果你想提高英语能力,那么请在这段时间的计划只围绕如何提高英语能力,就不要再去想我还要复习ACCA等等。要知道若每天只背20个单词,又何时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呢?
李鸿章曾说自己在读完一本书之前一定不会翻开第二本,确实如此,身边诱惑实在太多,若不竭尽全力集中在一件事上,结果往往会一事无成。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泯然众人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