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在两周前,首度开腔谈“生死”话题,“当你身边的亲人身患绝症想要放弃,你是否要鼓励他坚持下去。”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这却几乎成了每个人所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生”与“死”。我们从来都不太豁达,也不太坦然。说“生”与“死”,都需要用一块“遮羞布”一样盖着,遮着,藏着。我们害怕让小孩知道“如何诞生”,我们也害怕让老人知道“死亡就要降临”。然而,虽然,我们总有这样的害怕与担心,但是,人们对于“生与死”的好奇,却是超越了这份恐惧的。
所以,虽然,我们有着“子不语怪力乱神”、“不知生焉知死”这样的古训,说了这些话,就敲敲木头,呸呸呸的习俗,我们还是需要去思考,还是应该去讨论,恐惧的东西一大半是因为它的神秘。只有当我们不再把“死亡”当成一种禁忌,我们才有可能去面对它。
黄执中说,“我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气,你才需要勇气。”死亡对于死的人已经是结束,对于还活着的人却成了一个新的开始,如果说死亡对于死去的人,是个句号,那么对于,死亡对于他身边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分号,分割了过去与未来,我们站在分号的右边,独留他一个人在分号的左边。我们没有办法说,“归来吧,到我这里,不要走。”人死了,大概会变成一种“执念”,一直存在于活着的人的心里,可对于活着的人,只有当“执念”不再强烈,我们才算得上,真的放他去了,让他去他应当去的地方。他不需要勇气去那里,是我们需要勇气去面对这个没有了“他”的世界,这个好像一样,却又永远不同了的地方。
我看过一本书,讲的是一个渐冻症女孩的故事,女孩一点一点地失去身体机能,直到死亡。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二十公升的眼泪》,看的时候,我也哭泣了。生命如果只剩下了确定的方向——死亡,好像活着只是为了让身边的人的安心多一天。那时的存活,你是否会愿意?
舍不得也许是一种力量,让人能坚持下来吧。可是如果它的力量没有办法超越死神,是否会成为人们离去前最大的遗憾呢?
如果一切注定无法挽回,你是否还会拼命去挽回?我想我还是会拼命去挽回的,因为我不觉得所谓“注定”就完全等同于必然发生。但,我也承认,也许一切只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也许一切只是因为自己的自私。
向死而生,如果对于死亡,多一点点的豁达,少一点点的恐惧,多一点点的坦荡,少一点点的掩饰。
生活没有彩排,每一个场景都是现场直播。但是,在你面对“生”之前,你一定在那等待的10个月里,预演了自己如何迎接这个生命。所以,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你也需有同样的觉悟,准备好去送别这个生命的离去,就像别人曾经欢迎过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