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朴之美德不可丢

        勤就是劳动,就是奋斗,但只劳动奋斗而没有俭朴之风,容易斗进升出,最终入不敷出。勤是开源,俭是节流,开源节流,方可长久。在汶川大地震中无数献出巨资赈灾的爱心人士,在海地大地震中慷慨援助的中国人民,都为我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提供了榜样。我们总不能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应当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养育高尚的品德,时刻想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俭朴是个人成长和进取的必要条件。只有勤奋的人、真正付出血和汗水的人,才明白已得到的一切来之不易,才会懂得去珍惜;只有俭朴的人、真正淡泊明志的人,才能不断激励自己去奋斗,去创造。很难想象,一个平日里懒散惯了的人会有进取心;更难想象,一个平时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的人会懂得节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俭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只有具备这种态度的人,才能在生活中敢于进取,健康成长。正如人们所说:“不懂得俭朴,就不懂得生活。”

        俭朴是个人成功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贪图奢侈生活的人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香港的“船王”包玉刚虽然已故,但是至今为人所称颂。他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其实他并不吝啬那几个小钱,而是在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这恐怕是他事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吧!可是,试看当今很多官员,位高权重,却不能清心寡欲,不能勤政廉洁,不能正道直行,往往为各种物质利益所诱惑,最终掉进罪恶的深渊中。由此可见,事业的成功与发展离不开俭朴的生活作风。

        俭朴民族、国家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以及社会要想强大富裕,必须懂得节俭。如果人人都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能崛起,而倘若只知挥霍浪费,任凭奢靡之风蔓延,那么这样国家就难逃衰败的命运。秦始皇,开疆拓土,居功至伟,可是大兴土木,民不堪负,最终秦亡;隋炀帝,子继父业,灭南朝统一中国,功不可没,可是生活糜烂,怨声载道,最终兵败身亡。朱德同志也曾经告诫我们:“以俭入奢易,以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远是真言”。

        俭朴,会使一个民族、国家以及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同时保证了社会资源不受浪费的损害,构筑了一道民族、国家以及社会繁荣富强的有力保障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