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年6月,我向当时的公司递交了辞呈,那天我刚刚升为主管不到两天。
在部门领导诧异的目光里,我缓缓地说,我的梦想不在此,我更愿意找一份有关文字的工作。
他惋惜地说,以你的能力,做文字工作有点可惜了。
我很认真地跟他说,或许季羡林、沈从文从事我这样的工作,他的成绩甚至不如一个刚入行的菜鸟,可是我们无法否认他们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
领导说,是的,人各有志。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人各有别。
于是我离开那个我最讨厌的销售工作。
那一年,我已经二十七了。
2.
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自认为早早地认识到了自己应该做什么,真正喜欢什么,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努力,或者即便努力了也磕磕绊绊辗转反侧,远未达到能够看见曙光的地步,于是各种反复各种纠结,并为此惨重的时间成本和代价。
究其原因,缺乏了自制力和行动力的想法和目标,最终只能沦落为无数次深夜中的后悔和自责,并从此衍生出各种怨天尤人的理由和自甘平庸的状态。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我猛然注意起的时候,已经年过而立。
就此叹息着告慰自己,或许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我的不成功,我的梦未实现,这事其实他不赖我的。
十足一只将头埋在土里的傻鸵鸟。
3.
我羡慕那些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一直坚持下来的人,他们所遇到的可能是我所无法想象的阻碍,然而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能够继续为之倾尽全力无怨无悔呢?
我惊讶那些九零甚至九五后的作者,能够写出如此老练深邃的文章,他们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是如何摒弃那些诱惑和杂念,而心无旁骛地经营着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呢?
是一道灵光乍现的顿悟?还是无数次深夜微光的坚守?
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最终坚持了下来,并因此得到了收获。
4.
我真正寻心写作,其实至今不到半个月。
之前有些林林总总的文字曾发布于博客、空间之类的古老平台,由于时间和内容的不连贯,阅读量自然也惨不忍睹。
那时我似乎总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自己觉得调整好心态和夯实写作基础的时机,总觉得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再开始为好。
于是这一等就是十数年。
现在想想,其实就是常见的拖延症外加未能下定决心罢了。
我也曾经等待过一个开悟地时刻,让我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这种开悟我曾经遇到过,遗憾的是那种状态仅仅坚持了不到一年,生活又恢复如初。
前两天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你在哪一刻,瞬间长大?》,我在里面评论过一句话,
顿悟是一瞬间的事,那种状态会让你一下看透之前生活和自己的糟糕,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怨无悔地去努力,然而这样的状态是可遇不可求的。更多的情况是,我们明白着不用赘述的那些大道理,却依然我行我素,慵懒懈怠,等着某个不知何时到来的合适的时机再开始真正努力。这是最可悲的事。
“开悟是个bug”,我不知道今后还能不能遇到这种状态,如果有,那是万幸;没有,踏踏实实,慢慢努力吧。
5.
我无法像其他作者那样提供那些能够转化为激励他人激励自己的经历,因为我的前三十年,是极其失败而无趣的。
我所能做的,只是在这个已经年过三十的时候,苦笑一声,然后重走那些本该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应该好好走过的路。
我希望多年以后我的墓志铭上能有这样一句话,“在文字道路上,这个觉悟有点晚的人写过一些文字,它们感动了他人,也感动了他自己。”
而我觉得人生最可怕的事,莫过于死后在天堂和那个你本来能成为的人默默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