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文学作品中的山,高大威严;父亲是年幼时我们心中的神,无所不能;父亲是生活中的一汪水,深藏不露;父亲是成长路上的一束光,伴我们历尽春秋。解读父爱,也就是解读我们的人生。今天我们走进《台阶》和《背影》中的父亲,看看他们表现的爱有何不同。
文章体裁
《台阶》是小说,作者通过虚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社会生活、人生世相的洞察和思考,表达主题含蓄曲折。
《背影》是散文,作者以写实为主,重在抒情,可以直接表情达意,主动彰显主题。
主要内容
《台阶》主要讲父亲为了改变地位,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背影》主要叙述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照料他上车,替他买橘子的经过。
写作背景
《台阶》1988年发表于《上海文学》。
《台阶》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这里弥漫着一种山区特有的文化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妻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黄泥、石灰加豆浆的和泥方法”;“母亲治父亲闪腰的土方”;“山村中错错落落的高高低低的台阶”;“谁家的台阶高,谁家的地位就高”……这种地域文化风情在文中俯拾皆是。而浸泡在这种文化汁液中父亲,生产、生活和心理文化都深受这种地方文化的影响和支配,左右着他的思想和行为,制约着他的眼界和心胸,甚至支配着他一生的选择和人生目标的追求。
《背影》发表于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朱自清少年时代,正是旧的封建思想被新文化运动所冲击的时代,朱鸿钧秉持父道尊严的封建思想来要求朱自清这样一位受新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不过,看似接纳不了自己的父亲却始终与自己书信往来,
1925年,朱自清完成了《背影》。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
人物形象
《台阶》小说中的父亲,由于自家的台阶低,总感到低人一等,这种长期的心理文化压抑,使他“低眉顺眼”地过了一辈子。言语木讷,少言寡语,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谦卑的心理文化。也正因为如此,父亲就把一生的追求目标锁定在要盖一座高台阶的新屋上。由于贫穷,这座九级台阶高的新屋,让父亲一年到头,不得闲适,捡砖拾瓦,抱土背石,用十二月的汗雨和泥,用六月的血霜垒屋。为一草一木而拼搏,为一卵一石而奔命,春夏秋冬,脚不连地,数十年如一日。屋盖成了,台阶垒起来了,而父亲却老了,身体也垮了,从一下子能背起三百多斤重石板的壮年,一下子垮掉为连一挑水都不能担的老人。这座九级台阶高的屋就成了父亲的人生坐标,也是父亲生命的终点。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用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父亲不仅要求物质上的温饱,而且在精神上,要求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父亲辛劳一生,劳动就是自己的生命价值,一旦不能劳动,就感觉失去一切。
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艰苦创业,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草根阶层。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谦卑,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又羞于张扬,甚至不好意思坐上去,台阶并没有成为他与别人分享快乐的通道。
《背影》中父亲是一个细心、体贴、关爱儿子的慈父形象,也是一位坚强的父亲。
父亲在“买橘子”过程中“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和“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动作描写中我们能充分体会其爱子之切的感人一面。
在“买橘子”过程中出现的“胖子”、“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等,这些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父亲的体态和刚失去亲人的事实,可是父亲却不顾自己的身子胖的实际困难和失去亲人的悲伤,执意要给儿子买橘子,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无私关爱。
父亲的“背影”,照亮了父亲真实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看到,父亲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又肩负一家生计的重担,举步维艰而极力支撑,为了儿子可以毫不顾惜自己,在困顿和颓唐中不断的和命运抗争,这一切,都在父亲“背影”中闪现出来,产生强烈的震撼力,震颤着读者的灵魂。从中,我们感受到如山的父爱,感受到一个崇高的父亲形象,感受到父爱子、子爱父的拳拳亲情。
课后反思
《台阶》告诉我们的应当是:“台阶文化心理的父亲”这个命题。尽管这个命题充满沉重、辛酸与迷茫,但决不是美丽的,我们不能仅仅让孩子们看到父亲性格中的“闪光”的一面,更要的是“父亲”闪光里的“文化的黑暗”。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这种“闪光”屈从于这种心理文化究竟有多大的价值?我们要引导学生探讨自己前辈和自己身上那些不良地方的心理基因,冲破狭隘心理文化的藩篱,放远眼光,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而不仅仅是一座高台阶的屋。
《背影》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又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神情、音容笑貌等,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作者这样处理,主要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二、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三、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因此,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台阶》和《背影》,也许你读出了生活的沧桑,也许你懂得责任和担当,也许你看到同情和怜悯——这都是我们的父亲,如一根高高擎着的旗杆,让我们在挫折中、在困惑中、在不堪中,永远知道前方有一个人,正拼尽全力护我们周全。这就是爱,是深沉的父爱,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我们的父亲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