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心心
01
一天上午,手机突突振动两下,因为当时有事在处理,还以为有了消息,便赶忙拿起手机。
“朋友圈帮我点个赞,谢谢。”一看就是群发的消息。
盯着微信头像半天,我才想起是一个邻居。
前几天去物业办事的时候,遇见了她,她问我住哪个楼。简单几句了解到,原来她是一栋楼的邻居。
她说,我们加个微信吧,有个啥事方便联系。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加微信的必要,见面简短寒暄一句就好,实在有事,在物业那里也可以沟通。
但她已经麻利地打开微信扫一扫了,碍于面子,我只好找出二维码。
虽然感到被打扰,但想想她也许是工作需要,便点开了她朋友圈。在此之前,我已经近两个月不刷朋友圈了。
是小孩在幼儿园的节目演出视频!
我倍感纳闷,如果你迫于工作压力,需要业绩展现,我勉强可以理解。小孩的演出视频,为什么要向一个仅见过一面的邻居求赞?
以冒然打扰别人的方式,突然闯进别人的交际空间,这是很无礼的行为。是邻居就要保持作为邻居的距离,虽然我们加了微信,但没有成为朋友。
我不能点赞,没什么不好意思。因为今天我给你点了赞,明天你就会邀请我拼多多助力,后天你就可能要求我分享链接帮你做营销宣传……
一年365天,我的每一秒都很珍贵。而我们,作为刚刚认识的邻居,比陌生人多了那么一点温暖的一面之缘,远没有给予我被你打扰还心甘情愿浪费精力的动力。
这,是交际的边界。我们是什么关系,就要保持这种关系的应有距离感,才会彼此舒适、轻松。
02
之前,买房的时候,售楼处一位接待我的置业顾问,就让人备感舒心。
业务上的问题,她会事无巨细地回答,如果遇到不甚了解的地方,就立即联系销售经理或者工程部门,再给我专业回复。
一旦我离开售楼处,她绝不会在微信上跟我保持貌似热络的亲昵,没有节假日群发的祝福问候,也没有一波一波的营销广告……
只有快要开盘的时候,她会发一个微信,也只是告诉我这个消息。她自尊又自爱,谦逊又自信。
她清楚地明白,哪怕我们可以在售楼处相谈甚欢地聊聊见闻,但我们是销售顾问与潜在客户的关系,绝不可以超越这个边界感。
我曾遇到过约我出门逛街的,也遇到过要送我电影券约我看电影的,还遇到过不分早中晚的休息时间一波波发消息的……这些都是第一次在售楼处见面后发生的。
我能理解为了促成一单买卖的努力心态,也能明白这背后的心理攻势策略。但当你的那张电影券里没有纯粹的真意时,虚假的热络甚至比之前的陌生更显冰冷,因为这是在逾越社交边界。
03
我还记得当初朋友杨杨,告诉我有个很好用的APP,叫“微信”的时候,她的兴奋。“你快下一个,这个微信吧,里面都是关系很好的朋友,我们可以语音,视频,以后就用这个聊天了。”
那个时候,我很喜欢点开朋友圈看看,慧慧生宝宝了,小可去逛街了,雯雯转发了一篇文章……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却仿像在一起一样感受到彼此的小情绪。
已经记不清从哪一天,很久才会点开朋友圈。开始是两三天一次,后来是一周一次,再后来一个月也不会刷朋友圈。越来越多不太熟悉的人,一波波的秀恩爱……视觉疲劳,最初的小欢喜终于渐渐淡了,没了。
之前有一个新闻,佛山一位男士在两年的时间内,每天在朋友圈发一句情话向女友表白,到结婚时,发现被大学朋友拉黑了。
且不讨论他这些基本从网上摘抄改动的句子有多少“含情量”,单说每天一条朋友圈,打扰微信好友的举动就够烦的了。
有人觉得,我的朋友圈,我爱秀恩爱就秀,你不喜欢看,可以屏蔽啊。
不好意思,朋友圈不是你自己的,是个“圈”,就是一个空间,大家共同在这个空间里展现自己的生活,适量、适度、保持距离,才是朋友圈交际礼仪。
别人每天只要点开朋友圈就是你刷屏的秀恩爱,这就是打扰啊。比如,你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能爱唱就唱爱跳就跳吗?当然不能,你要约束自己唱歌运动的时间和幅度,不然就会打扰左邻右舍啊。
04
保持边界感是什么意思?就是,你的言语不会给别人带来不适和困扰,你的行为不会给别人添麻烦。
自从有了微信,我们的网络社交越来越丰富多彩。但体验生活乐趣的同时,要时刻记得不能给别人添堵。一个不懂得在微信保持边界感的人,必定会逾越人际交往的适当距离。
如果为了纪念自己的生活而频发朋友圈,就设置“仅自己可见”,以后的岁月,翻开看看是十分美好的回忆,一个生活充实内心安定的人,未必需要那么多“赞”才能感受到幸福。
如果为了生活需要请求点赞,就选定跟你关系不错的朋友,你们之间的情谊可以“兼容”这种帮助。
其他的微信好友,最初是基于什么关系添加的联系,就在这种关系范围内处事,尊重他人就是自我尊重。
·END·
文心心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