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方人,小时候偶尔会被长辈亲昵的称呼为“熊孩子”。
那时的“熊孩子”,还是一个对晚辈的爱称,充满对孩子的宠溺。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可爱乖巧的“熊孩子”。
有时走在路上,迎面撞上一个奶声奶气的小萌娃一把抱住你的腿,抬头才发现自己认错了人,刚撇嘴想哭,听见爸妈招呼自己,又咧嘴笑着跑了。
有时候在地铁上,小姑娘伏在妈妈肩头,睁着大眼睛好奇的看你,你忍不住笑了,她不好意思的把头转过去,也跟着笑起来。
有时候在餐厅里,三四岁的小孩两只手捧着一杯饮料,自己去找服务员要吸管,末了还不忘说一句:“谢谢阿姨”。
这样的小孩总让人喜爱,想多看两眼,想给他买可爱的小玩具逗他开心。
而如今,“熊孩子”已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武器”,当你真的遇到,他们绝对颠覆你的三观,从此再也不敢忽视一个孩子的破坏力。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本该乖巧可爱的孩子变得如此骄纵跋扈?
有人说,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小时候也是熊孩子;
还有人说,熊孩子不分年龄大小,所有不可理喻的行为都是由于家教的缺失。
所以,归根结底,家庭教育才是一个人今后将成长为什么样子的关键。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穷养儿,富养女”。
曾经我一度以为,这话里的“穷”和“富”,指的就是物质上的“匮乏”与“富足”;也一度认为,“穷养儿”就是要降低他的物质需求,让他知道一分一厘皆来之不易,以“穷苦”磨练意志;而“富养女”则要竭尽所能满足她的需要,让她今后不被物欲诱惑,避免上当受骗。
随着我渐渐长大,通过父母的教育,我对穷养和富养也算有了二十来年的体会。
从记事以来,我从未对父母提过任何物质上的无理要求,也从未因想要某样东西而大哭大闹,现在细想,应该是从一开始,父母便未纵容过无理的要求,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富养女”,反而是从一开始就拒绝女儿的某些物质需求呢?
曾经有篇文章在网络疯传,大意是“太乖的小孩最后都不太容易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作为从小就常被定义为“听话”的我来说,“太乖”确实让我未曾得到过一些东西,但它更多的让我学会辨别什么是自己真正所需,并为之据理力争。
长大一些后,父母经常会带我参加各种场合,去亲戚朋友家做客,参加婚礼宴席,或是一些泛泛之交的应酬,出门之前,他们总是会一遍遍的嘱咐我——
见人要问好;
到别人家里不可以不经人同意乱拿乱动东西;
长辈问话要干脆应答,不可支支吾吾或闷声不理;
公共场合不准大哭大闹;
和小朋友玩耍要注意安全,要关照弟弟妹妹;
......
慢慢的,不需要出门前的嘱咐,我也已经可以做到了,问候不再生硬,应答不再害羞,人多也不再怯场......
如今我也明白了,所谓“穷养富养”与性别无关,不论男孩女孩,都应该有物欲上的“穷养”以及精神上的“富养”。一个人的“教养”就来自于此。
网络上对“教养”的释义是这样的——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而我们从小在家庭教育中所获得的“教养”,多半是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可以说,孩子是一个家庭中,父母修养的镜子。
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错时,用“不懂事”来宽慰他,丝毫不觉得某些行为之顽劣已远远超出“不懂事”的范围,还以此为由来抵触试图纠正孩子的人。
我特别注重“教育的界限”,从不乐于对有如上“不懂事”行为的孩子加以指责。一方面,作为外人不便对别人的家教指点,另一方面,孩子素质教育的基本是父母的行为缩影,一个家庭的风气只能从其家庭内部纠正。
“教养”来自于家风,中华民族所有凝聚在家庭里的美德,都靠着家风一脉传承。一个人表现在外的个人修养,完全可以代表其整个家族的规矩。
从小被教导长幼尊卑的孩子,长大后便自然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懂得心怀敬畏,谦和有礼。
从小被教导勤俭节约的孩子,长大后便自然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
从小被教导独立自强的孩子,长大后便自然懂得“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懂得靠自己的努力勤奋进取。
不论物质上的“穷养”是否做足,精神上的“富养”决不可缺,如此才有“教养”的前提。
不论我们身处家庭中的哪一部分,良好家风的传承和秉持,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修身、齐家是一辈子的修行,希望我们都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By 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