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英是我的母亲,我们都叫她老李。
自打我记事,老李就一直在粮站上班。我随她辗转几个站点,在米面油桶堆里长大。
老李胆小,只会骑自行车,我爸又经常出差,她骑自行车带我去过好多地方。傍晚时分去粮站值班,那条乡间小路可真远,骑着骑着,天都黑了,灯都亮了。下大雪,她也只能推着自行车带我去单位,一步一滑,一滑一摔,一座桥怎么也翻不过,多想有人能搭把手。每次把我放上后座,她都说当心啊,脚不能往里伸啊。不巧话才说完呢,我的脚就被车轮搅进去,我哭了一路,她也哭了一路。
老李有时会骗人。粮站有个门面开在菜场里,很小很小。有几年她被调到那边,每到饭点,各家大人出来喊一声,小孩儿纷纷跑回去。老李喊的时候我总磨蹭,因为她嘴上说吃饭,回去却只有一碗面条。店里就一个小炉子,我经常愤愤不平地问她:“饭呢?饭呢?饭在哪呢?”老李总是好言相劝,连哄带骗。后来好些年,我都不爱吃面条。老李觉得对不起我,家里难得吃回面条,她也要另外给我开小灶。
我上学时,老李调去最大的那个粮站。每到丰收,是站里最忙的时候。一车一车的粮食拉进来,过磅,入账,进仓,从早到晚,一刻不停。有天老李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看见我正翻箱倒柜找试卷。几十张试卷,厚厚一摞,不见了。那时的试卷都是老师自己刻印,没得多,镇上也没有复印店。老李见我沮丧,不忍责备。第二天,她从粮站带回一沓报表,用背面帮我抄试卷。每天放学我把同桌的试卷借来,早上再还回去。她每天抄到后半夜,一页又一页,字迹娟秀又整洁,农忙好不容易结束,试卷也好不容易抄完了。
过几年,我爸跟人合伙开店,那位置太偏僻,谁都不看好。老李义无反顾,把存款都盘出来,还欠下不少债。一开始的日子真苦,她白天上班,晚上去帮忙,起早贪黑到处跑。慢慢地,学校、菜场都搬到隔壁,生意渐渐好起来,老李也从粮站出来了。一条街的店,总要等大家都打烊,她才舍得去拉厚厚的卷帘门。她说做生意啊,就是要比别人起得早,比别人关门晚。等到老晚,有小孩拿一百块来买零食,她又不肯卖,非让把大人喊来。
天一冷,我就生病,每天吃数不清的药。有次刚上完早读课,老师说门卫室有人找我。跑去一看,是老李。大冬天,她的额头直冒汗,一把拉住我问带的药吃了没。我说还没呢。她这才缓了好大一口气,原来有个药早上吃过,她记不清有没有再给我带,怕吃重复。“你咋不骑车?”我注意到外面没有她的自行车,“不然给学校打个电话也行啊。”“顾不上,我一着急,直接跑过来了。”
上高中后,他们把店盘出去,另外找了工作,但是之前留下的小生意舍不得丢。每天早上,老李都去学校门口摆摊卖文具,我爸做的两个大木板推车,她一个人就能搞定。早上总有忘记带本子铅笔红领巾的学生,生意还不错,卖完她再去上班。晚上下班后,她又要去学校门口卖炸串,三轮车上的不锈钢架子也是我爸做的。肉串自己穿,每串能多挣两分钱。刚出油锅的签子拿多了,老李的手指头裹上厚厚的茧,再烫也感觉不到。
高三那年,我肠胃病反反复复,不得已在学校旁租个房子,老李每天来烧饭。有时我爸骑摩托带她一起来,有时她骑自行车来。学校离家30里地,自行车要骑一个多小时。晚自习结束,我边往回走边向楼上看,如果房间没亮灯,就放慢脚步等她一会。昏黄的路灯下,总能遇到一辆老旧的三轮车,是那个刚在学校门口摆摊的中年妇女。坡有点长,她蹬地费力,脸上却是满足的表情,像极了我的老李。
高考前,压力很大,经常睡不着,老李云淡风轻地说,你考好考坏,都是我的女儿。
找工作时,天天跑招聘会,有天老李打来电话,我正在大雨中等公交,她心疼地不得了:“你打车啊,快去打车。”
第一次实习,把握不好新人的分寸。老李知道后,叫我不要跟烧饭阿姨抢碗洗,那是人家的本职。
有人介绍对象,总是以房子打头。老李私下说,你不用管他有没有房子,房子可以自己买,也可以一起买。
在老家工作两年,总以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我默默地申请调动,临行才告诉他们。后来过了很久,让老李去书房找毕业证,她十分警惕,问我要干什么。我再三解释只是参加一场普通考试,她还是不能安心。她怕我又一声不吭,跑去更远的地方。
婚后有了孩子,老李辞掉工作来帮我。她舍不得这份工作,觉得老板也好,同事也好,舍不得处久的街坊邻居,但更舍不得我。从医院回家,老公和月嫂忙着调卧室灯光,怕小孩刺眼,老李在一边说,产妇也怕刺眼。月子里,我总昏昏沉沉,夜里感觉有人把孩子放在身旁,又拉拉被子,我挣扎着要起来,迷糊中看见老李的背影。她听见动静回头冲我摆摆手,示意我不要动,又轻轻地走出去,轻轻地带上门。
孩子抱多了,老李患上腱鞘炎。好在,后来我爸过来帮忙,不仅能分担压力,也让她不再操心老头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她有时间去逛附近的生鲜店,这家价格实惠,那家菜品新鲜,对面老板和气,拐角在搞促销。她加进不少群,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今天的菜居然比老家还卖地便宜。
老李有时十分抠门。网上买到发芽土豆,她一定要带回老家去种,就算好久回去一次,那一方菜地依然种地满满当当。有时她又十分大方,我想办张健身卡,一问价格觉得太贵,老李说:“一年呀!你天天去,一点都不贵!”
老李有时十分可爱。上着班呢,她给我发微信:“出来一下,我到楼下了。”我吓一跳,立马问她有啥事,她说今天愚人节你不知道吗?换季忽冷忽热,她站在阳台感慨:“昨天的风吹在脸上辣哗哗地冷,今天的风吹在脸上辣哗哗地烫。”我说你怎么冷和热都辣哗哗,她傲娇的下巴一扬:“咋滴,我书没你念得多!”
如今,老李的自行车放在老家,很少骑了。前些天一起回去,坐上她的自行车,感觉踩地格外费劲,再看看她的白发,只觉得岁月蹉跎很是心酸,“妈,你骑地没小时候有劲了。”“那当然,你也不看看,你现在多重了。”
老李说,她挺幸福的,我相信,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