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白百何的“出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萧秋水教主的一篇文章也提到了这件事,但是,她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思考,而是挖掘了更深层次的东西——浮躁。
“他们向往的是月入十万,最好还比较清闲,不需要付出太多,所以他们热爱学习,尤其是喜欢'我是怎样月入十万的'、'月入十万,我只做对了这三件事'这样的标题,喜欢参加以此为诱惑的训练营,以为读了文章学了技巧,自己也可以做到。”
教主在文章中这样说。
联想到我自己,每天都在刷一些“如何写出爆款微信”、“为什么涨粉慢”之类的文章,但每次我都在想:如果真的那么有效,为什么我还在看这种文章?
后来想到成甲在《好好学习》里面提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究其原因,还是我自己太浮躁了。企图看一篇干货、学一门课程,就能达到作者的境界。
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篇干货的?首先,Ta肯定读过很多书、学过很多课程、经过了很多积累;我们如何才能达到作者的境界?仅仅只是看作者的文章吗?这是不是太简单了一点儿?
我特别喜欢一个老师,李涛,当年看他的免费教程、学会了Ps这门让我受益匪浅的软件;后来听说他开通了一节微课,关于摄影后期的,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
第一节课,他教我们如何摄影。
他说:找到一位你崇拜的摄影师,他读过哪些受益匪浅的书?你要去读;他受到哪位大师的启发?你要去追那位大师,研究大师的手法;再去找大师的老师......
为此,李涛老师特地引用了《孙子兵法》的一段话:“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连孙子兵法都搬出来了!这真的是摄影后期的课程吗?)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用煤气灶烧开水,煤气自然燃烧时,温度可以达到1700℃,10分钟就把水加热到100℃。而如果我们用刚烧好的开水,去温一杯酒,就无法将这杯酒加热到100℃了。
除非直接上煤气灶(别真的去尝试,会失火的)。
按照这个逻辑去思考那些微课,你或许就会想清楚两个问题:
1.为什么我按照课程里的方法去实践了,还是没达到作者的水平?
2.我该如何去学习那些课程?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一切教你赚钱的微课,都不值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