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完了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发现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书,更是像是一层一层揭开保护自己所有的面具直到看到最裸露的自己。
也许是出于共鸣,我有好几处都看哭了,脑海中浮现那些和刘同似曾相识的经历,戳中泪点。
刘同用33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传达了33中形式各异却直戳人心的孤独。
孤独,不是一个没有温度的词组。
曾经我认为:孤独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现在我认为:孤独就是自己都忘记了与自己对话。
曾经我认为:孤独是世界上只剩自己一个人。
现在我认为:孤独是自己居然就能成一个世界。
这是刘同对孤独的看法。
20岁前,我以为孤独是脱离了合群的轨道一个人前进,没有找到与自己共鸣的同道中人,在爱情中不愿将就慢慢等待,甚至我觉得孤独是一个贬义词,是自卑的缩影。
后来,我慢慢发现,孤独是不仅仅是一个词组,因为是孤独陪伴着我成长,它更像是和我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它知道我一切,时不时和我聊天,让我感受到温暖。
我还记得,那时读初中的自己,看到别人三五成群的一起玩,自己感到孤独。
那时我为了融入她们的世界,看了自己不喜欢看的电视剧,吃了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就像是为了找到与她们有共同话题拼尽全力的去做一些违心的事情。
后来,我也成功成为三五成群中的一人,可是,我发现我更孤独了。
那时孤独告诉我:“如果为了别人而丢失真实的自己,那将永远陷入孤独漩涡中,难以脱身。”
那时候初中的我还因为不合群而哭了,还好,那时候让我遇见了生命中重要的人,陪我到如今的好朋友。
在她面前,我不会戴上任何伪装自己的面具,不会在掉进那个孤独的漩涡。
孤独其实是有温度的,你回忆一下你过去的人生,一个人去做很多事时候你不会觉得无趣,因为孤独会告诉你你做的所有,孤独和时间将会一一记录,终有一天孤独会送给你惊喜。
一个人时候我也会试着和孤独对话:“还好有你陪伴,否则我总是觉得一个人做一些让别人瞧不起的事情。”深夜时,你也可以试着和孤独聊天,你可以试着把他当成朋友,或许就有答案了。
有一种孤独是,下定决心选了一条要走很久的路,却发现是个死胡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而在通向成功路上少不了孤独。叔本华曾说过: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可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让自己的梦想成真。有些人坚持玩音乐10年依然毫无起色,慢慢的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点都不适合玩音乐。
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得到成正比的收获,那种感觉就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或许更夸张。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坚持了10年的梦想灰飞烟灭,我想他们内心肯定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别人难以想象撕心裂肺的痛。
让我想起宫崎骏那句:我们的孤独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个秘密,却无从述说。
我还记得那时高二,当时在文科普通班的自己,为了想高三去重点班的时候,竭尽所有的力气学地理。
那时,我地理成绩真的是惨不忍睹。那时的我,可能上辈子和地理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所以才会学得如此吃力。
我还记得我那时候利用寒假,每天都抽一段时间学习地理,开学后也经常问同学老师,我以为开学的第一个月考一定可以打一场胜仗。
出成绩那天,我满怀期待的去查成绩,那时候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又有点小骄傲,但一点鼠标,我看到了28!我不停的点击鼠标,看是不是不是自己的名字,后来再三确认后,我像是掉进泥潭难以抽身。
我没有说话,那天我好像没有说很多话,像是丢失灵魂的人,心神不定。
后来,庆幸的是我高二下学期去了次重点班,即便地理还是一如既往的成为拖我后腿的科目。
那些不能对别人说起的话,也许正是我们成长中彻彻底底的孤独。
很多时候,我总是不愿意把自己最消极最悲观的事情展现给别人,我总喜欢烂在自己心里,也许这就是彻彻底底的孤独。
让我忽然想起陈奕迅中的孤独患者歌词:
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独患者,需要认可。
我们常常以为孤独的自己和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两条平行线,其实不然,慢慢的就会发现我们和大多数人生活是两条相交线,交点便是我们感到孤独的地方。
孤独是见证我们成长的青梅竹马。
最后,我想借毕淑敏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