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从小写作的成功案例不是很多,但还是有的。一次是初中写过一篇作文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范读,一次是读师范时,写过一篇有关人体画展的评论,也被老师表扬。学生生涯好像就是这两次比较突出。
后来就是出去旅行,当年的景点路上很多算命,算命先生都不约而同的说我是笔杆子,写文章一定不错。当时听了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没写出过像样的文章,没有一点自信。因此也就一听了之,有时听多了还会嗤之以鼻,心里想:算的一点也不准。就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刚到深圳当老师,就参加了区里的语文教师作文大赛,居然获奖了,而且是我们学校唯一得奖的老师。这次比赛鼓励了我,一下子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信心。
再加上,为了教好自己的孩子,开始学习儿童心理学,NlP课程,这些课程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并完成相关作业。生命教育的理念植入我心之后,对自己的生命状态与对人对事的态度也让自己受益匪浅。
比如每次开无聊的会时,就拿一本书,一个本子,写下一些内容,即可以练字也可以记忆一些有用的字句。并且开会秩序井然,我的这一行为也会被视为在认真做笔记。还有就是写教案,学校查教案,自己就认真写,抄优秀教案,抄得很认真。因此养成了一种习惯,做一件事必有一件事的收获。就是不能把时间白白浪费掉。
从2003年接触生命教育之后,我就更加珍惜自己每日的生命状态。不虚度光阴成了我的标准之一,因此无聊的事少做或不做,无聊的话少说或不说。有时出去旅行也会记录一些见闻,生活中遇些事,有兴趣时,心血来潮时也记录一下,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到参加第六期写作研修班,稀稀拉拉也积累了五六十万字之多。这成为我决定出一本书的底气。
但要真能出一本书,我一开始还不是太有信心的。当我把样稿给师父后,师父说我可以出书了。我当时惊呆了,心想,这天上的馅饼这么快就砸我头上了,有这么好的事?强烈的怀疑,师父仅仅是为了鼓励我。但又想起算命先生说过我的话,半信半疑,又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晓霞也说,相信自己,可以的。我们有专业编辑团队,只管拿稿子过来。
当时我应该没听懂晓霞说话的深意。就真的打包了30万杂乱无章的文字给她。等待她帮我织成锦绣文章。我想当然以为这么简单。
事后,我猜这种行为着实给编辑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尽管晓霞让我把文字从30万删到16万,但依然有点乱。同时佩服编辑还真分门别类的搞出了草样。当晓霞把样稿给到我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极不端正,这是自己的文稿,如何能交给别人负责呢?自己不是理所当然的第一责任人吗?幸好当时正值暑假,于是,我这才端正态度,认真的面对自己的文字,反思自己的过往。逐句逐字推敲,一篇篇还原每个当下,生发出无限的认真与力量。自己的书,就要自己来负责,未来书上可是要写自己的名字哦!一边改稿,一边找写作者的感觉。即使现在想来,也还不是很真切,还是有点恍惚的。周围很多人的声音:出书是容易的吗?
其实,我心里明白一点:想是无济于事的,做才有答案。当我的书进入三审三校,才感觉到书真的要呼之欲出了。
经历二周多的校对,反复的修改。到了四月二十几号,书真得印出来了,还记得那天书送到学校,整个在一楼的老师都出来帮忙搬书了。那阵仗,着实有点大。关键还不到一个月,我的一千册就被我连送带卖的整没了。
后又加印1000本,又快整没了。我想说,做了才发现做的价值。我的学生因为老师出书而骄傲,我的家人因我出书而自豪。自己因书也结缘更多的知心好友。生命因书打开新的篇章!虽说过程经历坎坷,但成功出了一本书,这一刻的幸福还是值得记忆深藏。应了一句话,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