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人们都忙着置办年货,我也如此。前天上午去了一趟附近的农贸市场,去了一趟超市;昨天上午去了两趟农贸市场,一趟超市,总算基本购春节必备的大部分物资,明天再来个拾遗补缺就OK了。
这些天,凡有年货的地方就人满为患。就算往日冷落的一些小店内也挤满了。到超市购物称重要排队,付款还要排除,而且个个都是满车满篮的购。
好在现在市场上物资丰富,就算有人有再多的钱,也不会把所有的物资抢购一空。回想计划经济年代,物资是那样凭票供应,到了春节前,很多商场里的货架都是空的了,深感市场经济的力量巨大无比,既丰富了市场,搞活了经济,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求。
感叹现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之余,我也深感自己这个家庭“煮夫”难当,还担心被革职,甚至再次退休。
由于工作时,所在行业走在改革的前列,市场竞争也激烈,内部年年在改革,上到高层领导,下至基层员工都如履薄冰。所以,很多员工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不懈地学习,以紧跟市场和竞争的步伐,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没想到退休后的生活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行。现在家里就四口人吃饭,两个60后,两个90后。作为60后的“煮夫”的我,虽然也坚持学习烹饪技术和方法,经常花时间在网络上学习达人的菜谱及制作方法,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经常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不创新烹饪形式和内容,但仍难以满足90后服务对象不断变化的口味需求。
女儿在西安上的本科,在上海读的研,旅游也去过国内外不少城市,可以说是各地口味都曾品尝过,虽然她一次吃的不多,要求也并不高,但味觉特敏感。
一年前,女儿喜欢吃广东某酒家的面点,我就投其所好,不断变换着从超市购买这家酒店的速冻面食红糖馒头、虾味烧麦、流沙包、奶黄包、核桃包、叉烧包等,搭配本地或自制的其他面食。开始吃得津津有味,我也满心欢喜。
但前不久,她突然说我购买的某酒店面食不好吃了,但并非酒店方的食物品质下降了,而是她的口味变了,也许是吃腻了,这让我茫然了,一下子不知买什么东西来替补。
我看她喜欢吃黑色的巧克力,今天就多买了些黑色的巧克力,本以为她会喜欢,没想到下班回来,我让她瞧瞧我买的年货,她却说我不应该买黑色的巧克力,黑色的巧克力不好吃。
无独有偶,前两个月,我身体稍有不适,女儿突然提出让她妈妈来做饭,本以为是担心我的身体,真正原因是提醒我要加大烹饪创新力度,说我的烹饪水平已经遭遇天花板了,需要“下岗”进修,吓得我赶紧上网看视频,学习新的菜谱,勉强保住“煮夫”一职。
看来,我这煮夫与时俱进还没有达到全方位,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还得快马加鞭紧跟90后的步伐,否则,我就得从家庭“煮夫”岗位再次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