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说我不是一个乐天派,可是我向往乐天派。就如那天讲到的“自己下面条”这位同事,她对待很多事情,就是干就好了,似乎没什么提前的担忧、恐惧等。
我其实跟她一起出差过,途中我会是一个把事情安排好,即使不是我安排的我也会去了解情况等。
但她跟我相反,会把安排放心的交给我,不问细节,然后我询问或者提出问题时她会非常积极去解决,让人放心感觉有后盾一般。
今天阅读书籍《跟弗洛伊德学心理》的时候看到“乐天派”这个词语,就想到了她。
书中的乐天派说的是弗洛伊德对他父亲的评价,他说他父亲“始终都充满着希望地期待着未来”。
他总是好心的看待别人和周围的事物,为人诚实、单纯。
书中提到,这个父亲这些特点对弗洛伊德影响颇深。原话是“佛罗伊德从父亲那里继承而来的这些突出的性格一直伴随了他一生”。
这也使得弗洛伊德讨厌那些使生活变得复杂的因素,他也酷爱事物的单纯化结构,如将极其复杂的精神现象分析成最单纯的“潜意识”、“性动力”。
在他慢长的一生中,由一种单纯的生活习惯而慢慢地发展成一种思想方法和世界观。
读到这些我想对于“乐天派”,我们只是看到了“乐”的一面,也就是看到了变现出来的一面,其实这一面的背后是对“单纯”的追求。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很多东西都可以归到这一步来。
如今,其实把很多东西都从单纯变得复杂了很多。比如饮食上,做饭的工序和餐具是越来越多了,有点真的有必要吗?
想要做一个“乐天派”,可以尝试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