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4年10月30日晚上9:34,我刚刚结束了一个半小时关于非暴力沟通“请求”部分的共读。现在我心跳速度加快,有一丝激动和担忧!激动的是我知道该怎么表达了,担忧的是我怕看到文章的大家会误解。这个文章大家看或不看影响不太大,不过我现在真的非常需要分享、理解和支持。希望不会打扰大家休息,谢谢大家!
共读中有一个环节是回想一件最近发生的事情,尝试用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进行书写练习。我脑子里快速想到上周三和大赵老师的事情。(因为有两个赵老师,为了清晰所以明确提出名字,绝对没有不尊敬的意思。)
观察
这一周赵老师外出学习,3-5五年级的英语课校长说即将分给我和其他老师。我想着孩子们耽误一周课影响学习,如果学习一周回来再辛苦补课,3个班下来赵老师也会很疲惫。所以上周三早上8点多我拿着课表和赵老师沟通“换课”的事,意思是先上两三节,学习回来也不用再补课了。赵老师非常愉快的同意了。
探讨结果是:周三上午最后一节赵老师先上四年级延时,周四上午最后一节上五年级延时。除了延时,分别周三、周四、周五给四,五年级合着上一节课。
上午10:16,赵老师给我发了两个消息。
1.不是说光补延时课吗?星期四我本身都六节课了加上值班,再补两节都八节课了,我怎么上的了?我这两天还是感冒了?
2.不行下周英语课让学生看电视,你们看着就行。省得这周我累,下周你们累。
紧接着赵老师到办公室找我说延时课上,其他课都不上。生命最重要,万一给自己累坏了划不来。大不了给学生放电视,出了点啥事她负责。我觉得说的有道理,看看课表说周五上午只有一节课,要不多上一节吧。赵老师坚决不上。又把本来说好周四五年级的延时,跟四年级一块在周三最后一节上了。
感受与需要
最开始赵老师很快的同意商讨上哪几节课,我感到非常意外和高兴,我因为得到赵老师的理解和支持,非常的感动和感激。
收到赵老师短信的时候,我感觉到很强的压迫,我非常担忧和害怕,很怕会跟赵老师吵架,因为我不喜欢吵架,我想赵老师也不喜欢吵架。
当赵老师提出除了延时课,其他都不上的时候,我充满了无力感,我希望这一周帮忙看学生能够被赵老师看见,希望她能够哪怕多上一节课表示理解。征求无果,当时我就不说话接纳了。我后来觉察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需要是——守信。我会想刚刚说好的话,转眼间就不做数了。
【与此同时,我脑子产生了很多评判:赵老师真是一个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都说不用还课了,上一节都不愿意,不想上课,延时课也别上呀。光想着挣钱!她说给学生放电视也行,怎么不想着放电视也是需要有人放的呢?你不想累,想要休息和轻松,怎么不想让我们义务帮忙看学生也是很累的呢?你说出了事你负责,你在外边学习,能负什么责任?
除了评判,我很怀疑我自己:是不是应该像其他人一样明明知道人家不会吃一点亏,就不要争取,不要尝试用非暴力沟通来表达、来进行链接,真是自讨苦吃、自讨没趣。我知道赵老师需要休息、健康。可我也有需要,我需要和谐、合作、被理解。董宇辉说:“最高贵的惩罚是沉默,最矜持的报复是无视。”可我做不到,大家都是同事,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我希望能和赵老师有进一步的连结与沟通,而不是像仇人一样。当然了,可能赵老师本身也没有把我当仇人,只是我自己过不去。】
请求
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这个小作文,希望赵老师能看到我想要表达和她连结的需要。大家看不到也没关系,是否有回应也没关系。我今天强化了一个知识:什么为请求呢?当提出请求允许别人拒绝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请求。
上一周最开始我是抱着赵老师能先上课就上,上不了也没关系的心态得以顺利沟通。后来被无力感带跑偏了,陷入赵老师不守信的死结,并且产生很多评判,我很抱歉。
澄清:这是一个我今天共读后的反思与觉察,没有任何指责任何人的意思。以上都只是一个客观表达,占用了大家的休息时间,谢谢大家的理解和宽容。最后我还想为赵老师上周开始能够顺利沟通上课这件事表示感谢,我知道出去学习也不轻松,您也注意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