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袁老师在豆瓣上写了一篇《掉队的人》,讲述了中学时代的艰苦生活和那些只读完初中就消失的农村同学,为此分外感慨自己的幸运。袁老师经历过贫穷,也见过人如何被贫穷所摧毁,因此知道自己能不掉队是多么难得。
我没有经历过这些,儿时家庭条件不差,从上学到工作也算顺利,如今虽谈不上有多少钱,但至少生活安定,衣食无忧。我周围很多朋友也是如此,没有尝过真正穷困的滋味,也不太了解到底层的生活。我曾经把自己拥有的看作是理所当然,也常觉得能否过上体面的生活,个人的奋斗和努力最为重要。
直到大学时参加了一个 NGO 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是一个跟乡村教育有关的活动,我和一个当地的高中生小吴聊得投机,便去他家住了一晚。临近年关,他父母还在外地打工,没有回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颇有些冷清。实际上哪怕过年,父母也不一定回老家,上学的这些年,小吴见到他们的次数屈指可数。家里的田都靠年近七十的爷爷来忙活。我看着爷俩操持着家务,顿觉自己虽然大了几岁,但相较之下还是略显稚嫩。
小吴的爸爸在城里干得还不错,和他许多同学比起来,家里条件已算过得去了。而那些家境不好的连家里老人去世也没人管,教育更成了大问题。刚进高中的时候,小吴就发现一些初中的好朋友突然「消失」,后来才知道是出去跟着爸妈一起打工了。当时另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志愿者也提到了他读中学的时候,每次新学期开学,班里就要少几个人,有时候眼睁睁地看着好友无法继续学业,自己却无能为力。
村里像他们这样的孩子大多不是独生子女,父母没法负担起每个子女上学的花费,而村镇里的教育资源又相对匮乏,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很难考上不错的大学。因此初中读完就辍学打工,是最快见到效益的一条路。而走上这条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再有机会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平台。
频繁的辍学,则让村镇中小学日渐破败,教育资源都往县城或城市集中,要获得这些好的教育,对于空巢家庭来说,更是难以负担的成本。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那是尚在象牙塔里空谈理想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现实的沉重。
我中学的时候成绩还行,一直待在所谓的「实验班」,而班里那些家境不太好的同学,通常成绩都不错,在学习上更是努力,他们必须抓住这样的机会。其实能进这个班的,已经通过了一轮筛选,哪怕家里条件不好,至少也负担得起到县城求学的成本。真正因贫穷而辍学的人,并不在我成长的那个小世界中。而年少的我,压根意识不到小世界之外的残酷现实。最终考上还不错的大学,只觉得是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回报。
后来才知道,和袁老师这样走出来的人相比,我是一开始就很幸运,以致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运气。
最近刚看完讲述美国底层黑人日常被房东驱逐的人类学作品《扫地出门》。作者用了不少真实的故事和详实的数据说明底层陷入贫穷、难以逃脱的结构性问题,但依然有很多人在评论说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好吃懒做、没有计划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真正的穷人,面对一大堆账单和房租,以及随时能摧毁生活的意外,就如同我们在公司面对一大堆需要加班的工作一样,已然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在人人都爱吐槽一句内卷化的今天,能在一线城市当社畜,其实已经比中国绝大多数同龄人要幸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