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到群友的一个帖子,题目大约是一个j人居然把她删除好友了。文中女主想不通,自己之前还好心帮对方解惑答疑,居然被删除好友,列举种种好心帮助。
今日看到一则短讯,一对年老夫妻在某知青微信群抢红包只抢不发遭谩骂,夫妇二人将骂人者起诉至法院,要求在微信群内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我也来说一个身边类似的事。
小喵因为关注同一个公众号加的小红姑娘。红姑娘有个女生群,群内姑娘个个都是三观正,个性独立,博学多闻,见解视角独特的水平。平时天南海北法律文学美食八卦婚姻两性育儿旅行烹饪购物美容红楼梦金瓶梅甚至包括如何转移财产种种话题都聊得热火朝天。一个成功的社群媒体大抵就是这样了:群主可以放任不管,群内仍然很活跃,而且大家自觉遵守群内规则。而不是那种平时无人发言只有发红包时才会有人出来说个谢谢老板,抢完走人半死不活的群。
小喵加入该群七八个月了,收获颇丰:补了不少常识,也长了不少见识。比如之前小喵一直不知道生孩子侧切是哪里,还有内置卫生巾、性爱玩具这样的东西,两性关系中生理快感和心理愉悦感的区别,小喵也不知道“外围女”这样的职业是干嘛。也见识了各行各业姑娘们面对难缠的上司面对讨厌的同事面对渣男面对有问题的婚姻等等展现出来的强大的内心,以及帮助痛苦女性解答疑惑的热心,以过来人的理解和同理心分享心得经验鼓励姑娘们对生活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小喵蛮开心的。
现实生活里,小喵是个略显孤僻的姑娘。轻易相信人,又设有防备心。更倾向于认为和陌生网友交谈安全性更高一点。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防御。无论什么心理活动,如果因为有这个行为遮挡而使你不会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的话,它就是防御。
小喵忘记了何时留意到那个贝贝姑娘。那姑娘伶牙俐齿,身材完美,皮肤白皙,妆容精致,一开口讲话众群友们纷纷拜倒。小喵觉得这姑娘也蛮好,蛮喜欢。即使讲话刻薄,自称“势力”对待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嘴脸时,群友聊及瞧不上她的工作时,小喵也丝毫没有歧视贝贝姑娘。《美人鱼》里若兰扔了一块八百万块的表,嘲笑姑娘们争先恐后去抢的嘴脸时,刘轩答道,她们为了努力挣钱奋斗的年轻人值得尊重。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里,小喵赞同也尊重努力挣钱。张爱玲说,交换身体和交换灵魂实质一样。
贝贝在群中享受着群友们一波又一波的膜拜和美妙赞叹时,小喵匆匆扫了几眼群消息后继续加班。
直到某一天贝贝在群里艾特小喵,喊她出来发红包,小喵起初在忙,之后看到了立即发了包。却不想自娱自乐似的自抢一个开启了声讨自己的序幕。
那时小喵正拖着不适的身体在工作。
忙了一阵,看到群里铺天盖地的艾特自己发红包,小喵才知道今晚不同于以往。举个例子来说,假若以往,在群里发个“小婊砸”大家纷纷表示认领,自称小婊砸,都晓得那并不是贬义,甚至还带有戏谑的乐趣;而在今天,你是玩笑式的发个小婊砸,大家纷纷骂回来“你才是小婊砸,你们全家妹妹姐姐妈妈奶奶世代都是小婊砸”。
小喵知道了,今晚不同以往,就是冲着她来的。贝贝一副不把小喵赶出群势不罢休的架势,截图吆喝群友们,声讨小喵种种厌恶:抢不到红包发牢骚,抢到了还嫌少,每次都说恰巧抢到红包疑似把抢包当做主业发家致富的途径,然后就有人附和小喵误抢发给别人的红包,改了昵称是为了藏匿方便抢红包,以及各种夸大和恶语中伤。
试问,谁没有过刚好忙完进来微信休息下却恰好就碰到红包顺手抢了的时候?
试问,别人抢到十块八块你抢到一个0.01的红包没有发过牢骚么?那是真的玩笑话还是真的在发牢骚?即使是真的牢骚,那又怎样?
改昵称特么的都改了五个月了和抢红包有特么的一毛鬼关系?
发红包虽然次数少,那也发过啊。群里200+人,你没抢到,也不代表说人家没发过啊。
小喵说,误抢的红包,共有两次,也分别还了回去。就是没有按照对方的心思罢了,估计因此得罪了人。
贝贝自己也在群里说了:合伙挤兑人的感觉真特么的爽,哈哈哈。还有一堆被怂恿的人和并无恶意玩笑嬉闹的姑娘们。
律师和科学家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给出结论,然后去找相适应的论据排斥质疑的论据;一种是先研究论据,然后给出结论。
很显然贝贝的截图只是截了部分,小喵在群里向大家请教疑惑,七嘴八舌出主意,分享某种经历等等的言论截图一个没有。贝贝的针对性很明显。一副今晚不把小喵踢出群不罢休的架势。
红姑娘是群主,发话了,小喵,出来说点什么吧。
小喵单独给红姑娘发了一段话,没有指责和谩骂任何人。退群了。
红姑娘发了一个安慰包,备注里写着“永远年轻”。小喵坚信,姑娘自己退群(或红主踢人)之前发安慰包不是她的常规习惯。
身体的不适放大了负面情绪。小喵觉得没有安全感可言。她哭了大半夜。以前在国企干金融不是没有遭受过莫名其妙的委屈,小喵自认为心胸宽广容得下,谁让自己运气不好碰到了呢?贝贝为什么会留意她呢,或许是她起初要接手贝贝多买的一份定型水后来又变卦不要了贝贝心里不爽才留意她。即便不是,那自己也有没理由就不喜欢的人,反过来,自己幸运的成为了别人没理由的不喜欢的那一个而已。世界上再完美的橙子也有人不喜欢,更何况不完美的普通人。
没关系。
她难过的是红主的女生群她呆了七八个月,寄予感情的群。不同于因工作被迫加入的从来只是屏蔽不打开的群。舍不得。觉得同朋友同事讲出来不安全的话以前可以讲给红姑娘的群友们,此后没有安全的有趣的群可以去分享,诉说,八卦。
小喵的事暂且不说。昨日,我兴奋的分享给一个朋友我的新作。结果……
对方开启了好友验证,你还不是他(她)的好友。请先发送好友验证请求,对方验证通过后,才能聊天。
这个朋友是在省图书馆听讲座认识的。他以前是老师,不安心一辈子待在小地方来省会发展,但没有继续做教师的职业,大约是饮料酒水的销售工作。以前隐约记得听他说过喜欢读书、喜欢听音乐会之类的话,还发过话剧和音乐会场次的链接给他,他也推荐给我很多书,说“这本书不错,适合你现在的状态读”。
就是这样一个朋友,大约二十天之前还发过信息联系,昨日突然发现对方删除了好友。第一反应就是:靠,你居然删了我?!
然后细细想了是否言语不和得罪过人家。没有。或者说自认为没有。
和小文开头的那位作者一样,自认为没有的罪过人家,还热心肠的帮助过对方,对方删了自己,心里觉得很不爽。很不爽。
为什么不爽呢?为什么有情绪呢?
因为你寄予了感情。就和小喵对女生群有感情类似,就和你对朋友有感情类似,不管是依赖,炫耀,尊重,嘲笑,认可,知己,和人和群的联系加入了感情。
既然对方已经删了好友,不纠结是否是你的过错,要么收回这份感情,要么转移这份感情。
小喵选择了转移。重新热情澎湃的加入到另一个兴趣群,是线下活动,她参加活动,她主持活动,仍然过得蛮开心。
我选择收回。不会再申请加此人好友。
就好比《红楼梦》里,林黛玉其实是个非常宽容的女孩子,起初湘云来,一直和黛玉住,后来被宝钗拉拢哄骗过去,再后来湘云还是回来和黛玉住,在凹晶馆作诗,黛玉没说过什么冷嘲热讽之言,黛玉的很多坏名声都是宝钗姨妈等人造出来给丫头婆子们。有个小丫头给黛玉送东西,黛玉可不数一吊一百还是一串,直接抓一把做赏钱。可见黛玉的随性、宽容和大方。黛玉这样的姑娘,心胸宽广,一是没机会给婆子丫头们事事解释澄清,二来她也不屑于辩解。
就如同白岩松之言:面对误解甚至有时是曲解,也总得努力理解。面对现实说话,你的困扰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而你唯一能做出的选择是:无论风怎样动,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