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一诤友,我的搭档聪爷,越来越让我有这种感觉。近几年的相处,他时常有精辟警语,让我若有所思,甚或“悚然汗出”。
(关于聪爷的故事,我回头会专门写一篇《我的好基友聪爷》以叙之。)
时不时的,从聪爷嘴里蹦出来的话,要么春风化雨,要么醍醐灌顶。
这个爱拿着“老头乐”捶背的海归青年,经常让我有一种“再一次刮目相看”的感觉。
以至于,我要开一个专题,来记录他的这些话。就叫#聪爷说#。
聪爷最近给我分享了一个段子。
说有个年轻人,去学画。基础很差,总是找不到感觉,入不了门。很苦恼,于是问师傅:我什么时候才能超过师兄师姐呢?
师傅说,你每天画一幅画,再看一幅别人的画——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每天都要写总结,写心得。半年后就会看到成效。
(PS补录:有同事看到这里,愤然而起:这TM哪是个段子啊?梗在哪里?)
段子的最后,#聪爷说#,画画这种事情,是要靠悟性的,而提升悟性,靠的是眼界和自省。
我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写心得、写总结,是一种强制思考。看完东西不思考,等于没看,变不成自己的东西。
这也有助于自我的突破。
经常有人说自己“10年经验”,其实,是一个经验用了10年。这种经验是毫无价值、甚至是有反作用的。
要突破过往经验,还得紧抓自省和眼界。
搞策划的应该多写心得。
自己的实操经验,要通过心得体会,沉淀下来,总结得失。甚至用操作步法、一二三四、顺口溜的方式,进行高度的总结,成为真正的经验;
别人操作的案例,看完之后,也要写下心得。哪怕是只言片语。一来,备查,立此存照;二来,写的过程中,通过强制思考,会有意想不到的新体会。
我跟聪爷商量,策划新人的入门培训,就是看方案,写心得。
他说靠谱,可以尝试。
搞创作的,美术、文案,也要多写心得。正如聪爷讲的那个段子,这行当,需要悟性和积累,需要不断的自我突破。
许多美术同事,拙于文字表达,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分类整理思考法,或者叫标签思考法。分类和整理,也是一种思考。把自己的作品、收集的作品案例,不断的重新整理、重新分类。 每次重新整理和分类,都是一次思考。
文案更不用说,文案都要蹲马步的。从生活中,攫取有洞察力的文字表达。也是要处处留心的。不通过记录心得体会,创意都容易散失掉。
搞管理、搞运营的,给公司掌舵的,更需要日三省乎吾身。这方面,我还没入门,正需要眼界和自省,还是先藏拙吧。
之前我自己也有体会,也有过一些印证。每日保持思考功课,成长就立竿见影。
然而知易行难。
这半年,我自己也疏于写了,也疏于去看。眼界和自省都不足,人就变得僵化了。
聪爷一句话,让我有了新的动力。
聪爷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总在微信群里潜水。其实是思维、行动都很靠谱的人。《论语》里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中国儒家修身的要求。
聪爷的很多心得,都来自生活和实践。这一点比我强。从生活中、常识中得出经验,在从书中去印证,这就容易得出真功夫。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而像我这种酸文人,则经常是被书本迷惑,在现实中难以找到方向。所谓“听说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总而言之,#聪爷说#第一期就到这里。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