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两个同事聊天,聊到了娃娃脸的话题。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那天,稍微年长一点的周医生问我哪一年的,我如实告知,于是她说:那还蛮巧,你和娇娇(聊天中的另外一个同事)一年的。接着,我反问她:那你觉得我年轻还是她成熟一些呢?过了半饷,周医生反应过来了说:是这样的,娇娇长了一张娃娃脸,别人看不出年龄,而你不一样,你不是娃娃脸。
听罢了这番话,是笑话也是引人思考的。我庆幸:还好,我没那张娃娃脸。年龄让它写在脸上,这不是一种荣光,而是岁月的沉淀和成熟的体现,我完全没办法想象,如果我是长着一张娃娃脸,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现在,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说年轻吧,已经到了法定的晚婚年龄;说老吧,在很多人眼中也还是一个毛小伙。刚步入社会,要经验每经验,要背景没背景,所以特别渴望用那么一点点的成熟来伪装自己。而事实上,成熟又是体现在一个人为人处世的一言一行之中,但令人尴尬的是:当与一个人初次见面所体现的成熟,则是取决于容颜。我们经常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我想,有些人看脸是看颜值;而有些人看脸,则是看这个人的生活经历,一个真正有故事的人,他的好多东西是会反映在容貌上的。所以我们说:“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其实不用那么麻烦,士别三日,只需看脸,一个人脸上的表象,便是其内心。“相由心生”说的一点也不假,当一个人具备了足够的定力的时候,无论是内心,又或者言行举止、谈吐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在内心骂曾经的自己有多傻逼;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天天长大却会越长大越孤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曾经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在的脚踏实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办事反而没有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心里笑话那些年轻无为的少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藏得越来越深。
太多的为什么,其实也许只是我们成熟了,也许也永远是个谜。但是,那些也都是青春的过往,是人生中异常美好的回忆。问题就在于:忽然有一天,我们需要如梦初醒般将那一切属于青春的东西抛弃。而这个过程,却是不允许你有太长的时间拖拉过渡的。因为这种变化的发生,仅仅只是在某一个瞬间,有可能是大学毕业的那一瞬;有可能是找到工作的那一瞬;有可能是要结婚的那一瞬;还有可能是喜当爹的那一瞬;更有可能是父母挚情离开我们的那一瞬。太多属于青春的东西,终究不应该属于人生里的精华。比如说“娃娃脸”,看作是青春的标志,那种近乎标准的“萌“,其实于现在我们应该是抛弃的。而我特别庆幸的是:还好,我没那张娃娃脸。
这是于男人看待“娃娃脸“的观点,但是于女人,大概每个女人都希望有一张”娃娃脸“吧。因为那样显得年轻,其实年轻不女人对女人自身的要求,而是现如今的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曾经有这么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20岁的女人喜欢20岁的男人,30岁的女人喜欢30岁的男人,40岁的女人喜欢40岁的男人………而男人之中,则是特别专一,不管多少岁的男人,都喜欢20岁的女人。看似这是一则讽刺男人的笑话,但其实这又是现实生活的映照。所以,在如此看脸的时代,”娃娃脸“的女人们还是会心里暗爽吧。
所以,男人在世界里的存在感,如果此生能离这张“娃娃脸“越来越远,那是万幸;所以,女人在世界里的存在感,如果此生能离这张“娃娃脸”越来越近,那也是万幸。
而我,作为一个男人来说:还好,我没那张娃娃脸。